一座座新居整潔雅致、一個個富民產業拔地而起、一幕幕峴韻“古”色復活鄉愁記憶……近年來,宕昌縣好梯鄉堅持黨建引領, 著力提升基層治理效能、激活產業發展引擎、推進文旅融合發展,繪就瞭一幅氣象新、面貌美、活力足、前景好的和美鄉村新畫卷。

走進好梯鄉馬傢山村,一面農耕文化墻繪格外引人註目,幹凈筆直的硬化道路通到村民傢門口,文化廣場上,幾位村民正在健身器材上一邊聊天一邊晨練,歡聲笑語構成瞭一幅溫馨的鄉村生活畫面。
沿著幹凈整潔的村道走去,可以看到村民們正在春耕備耕忙碌的身影。植樹造林、平田整地、采挖藥苗、運送肥料、加工藥材……

保護村莊原有的山水風光、田園氣息,把現代生態文明建立在傳統自然景觀上。馬傢山新農村安置點經過改造,功能完善,外景美觀。村民們的房屋整齊堅固,還新建瞭村衛生室、安裝瞭節能燈、垃圾箱,打造瞭文化節點、栽植瞭樹木花草,大傢居住得更加安全與舒適。現在,無論是老人還是孩子,下山入川,都能在這裡享受到幸福甜蜜生活。
“這幾年村上變化大得很,路寬瞭、花開瞭、山綠瞭、水清瞭,環境變美瞭,產業興旺瞭,群眾都有精氣神瞭,生活越來越好瞭。”馬傢山駐村幹部孟園園說。

多元共治惠民生,繪就富美畫卷
馬傢山村黨支部找準發展方向,深入實施鄉村振興發展戰略,著力構建“未來鄉村”發展目標,強化對資源、力量、政策的統籌,發揮“領頭羊”黨建品牌效應,探索多元化發展路子,實現強組織、強發展、強基礎的目標,從而增強村級組織的凝聚力。

馬傢山黨支部書記韓正平說:“村裡按照‘用地集約、配套完善、永續發展、生態舒適’的總要求,保護與建設並重,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發展中藥材、玉米、小雜糧特色產業,完善配套設施,打造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讓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提升。”

鏈式發展強產業,激活內生動力
近年來,好梯鄉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構建“以產興農”長效機制,將集體經濟收益精準註入民生領域,立足實際、產業基礎和市場環境,不斷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堅持多元產業協同發展,不僅帶動瞭群眾增收致富,也為鄉村振興註入瞭強勁動力。


走進茍傢院村百草源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一股濃鬱的藥香撲鼻而來。車間內,工人們正忙著對剛收購來的中藥材進行晾曬、分揀,確保每一批中藥材都能達到最佳品質。合作社負責人胡玉玲說:“在合社的原料倉庫裡,堆放著150多噸大黃和淫羊藿,這些中藥材都是從當地收購來並進行統一加工裝箱。我們開拓市場,提升產值,積極與省內外多傢中藥材企業建立瞭穩定的合作關系,建立起集種植、收購、加工、銷售於一體的中藥材產業鏈,有力推動瞭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如今的好梯鄉,產業興旺、村莊和美、生活富裕,火熱的希望在廣袤田間播撒,澎湃的動能在美麗的村落中孕育。


好梯鄉黨委書記姚蕊潔介紹說:“新的一年,我們圍繞縣委‘1346’總體工作思路,緊盯縣委‘六爭九提三突破’行動目標,錨定‘一廊兩帶,一峴兩園’發展定位,努力建設‘誠信好梯’基層社會治理品牌,書寫‘紅’色黨建引領‘綠’色生態文章,謀‘金’色藥材促靈韻山水與富民產業共生,探長安峴‘古’色新韻復活鄉愁記憶,抓實基層黨建、鞏固銜接、項目建設、產業培育、鄉村治理、鄉村建設、招商引資,奮力譜寫好梯鄉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
(劉國慶 劉治學 代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