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宕昌,文旅產業熱潮湧動,活力四溢。“官鵝盛典”文旅綜合體項目全力打造西北首個“紅綠融合”地標,大型原創話劇《哈達鋪的燈光》以信仰之光照亮長征記憶,哈達鋪長征國傢歷史名鎮項目獲批建設……這一系列舉措,淋漓盡致地展現出瞭宕昌縣做強做大文旅產業的堅定信心與決心。
挖掘盤活紅色資源
繪就多彩文旅畫卷
今年以來,宕昌縣立足自身獨特的資源稟賦與特色優勢,全方位發力,不僅大力改善旅遊基礎設施、精心雕琢景區景點,還深度挖掘歷史人文元素,全面提升旅遊服務水平,積極推進紅色旅遊融合發展區創建,持續增強“千年藥鄉、山水官鵝、紅色聖地、康養福地”品牌的影響力與吸引力。

在哈達鋪鎮長征村,紅色旅遊融合發展示范村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當地著眼於打造黨建示范、紅色教育、產業振興、治理有效、宜居宜業的“樣板”村,深度挖掘盤活紅色資源。秉持規劃統領、示范帶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生態優先、綠色環保的原則,以“黨建紅 + 生態綠”的創新模式,將紅色資源與鄉村風貌提升工作有機融合,全力打造生態宜居的紅色文化特色村。

理川鎮,通過建設紅色旅遊景點,在綠園村連續舉辦“梨花節”文化旅遊節活動。借助綠園村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開展打卡騎行、古裝采風等趣味活動,吸引瞭大批遊客紛至沓來,既弘揚瞭紅色文化,又帶動瞭當地經濟發展,使得綠園村的紅色旅遊知名度不斷攀升。

阿塢鎮也做好瞭紅旅融合發展這篇大文章。以打造向北從阿塢到麻子川、向南從阿塢到哈達鋪的紅色旅遊路線為思路,緊扣“生態優先、和美宜居”的關鍵,大力推進村內基礎設施建設,成功打造瞭各竜村這一紅色旅遊景點,讓生態美、環境美、鄉村美、山水美、人文美成為阿塢的常態。

紅色文化,是宕昌的根與魂,更是黨和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宕昌縣遵循“保護、管理、挖掘、利用、傳承”的工作方針,秉持“一鎮、一館、一街、一路、一村、一基地、一園區、多節點”的發展思路,通過項目支撐補齊短板、精準投資促進完善、文化重塑增添內涵、街景重構提升品質、業態重置增強吸引力、園區帶動助力增收、串點連線塑造品牌,積極構建以哈達鋪鎮為核心,輻射帶動阿塢、南河、理川、八力、龐傢、木耳等鄉鎮的紅色旅遊發展格局。以實施“紅色旅遊+”十個融合措施為重點,聚力打造具有宕昌特色的紅色旅遊融合發展示范區,拓寬文旅融合發展業態,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賦能
“官鵝盛典”塑造文旅品牌
引領產業新高度
3月24日,縣委書記張建強主持召開“官鵝盛典”項目建設推進會,這一標志性事件,標志著文旅產業迎來又一重要裡程碑。作為隴南市重點文旅工程,該項目以“山水為幕、文化為魂”的精妙設計理念,巧妙串聯起官鵝溝國傢5A級旅遊景區與哈達鋪紅色文化資源,矢志打造西北地區文旅融合新標桿,為鄉村振興註入強勁動力。

“官鵝盛典”項目精心規劃包含紅色記憶長廊、生態康養秘境等三大板塊,旨在真正將“官鵝盛典”打造成展現宕昌文化、塑造宕昌文旅品牌的重要載體。

避暑勝地·康養宕昌。3月17日,由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中青旅聯盟主辦的2025甘肅研學旅行資源對接踩線活動走進宕昌,猶如春天朝陽,推動瞭宕昌文旅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

宕昌,這片土地古色文化與紅色文化交相輝映,奇山與秀水相得益彰,風情與寶藏並存,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風景宜人。縣委書記張建強誠摯希望旅行社能夠充分發揮行業優勢,積極搭建交流合作平臺,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大力推廣宕昌文旅資源。宕昌縣也將持續深化文旅融合,高標準策劃活動,高水平提供服務,高質量打造文旅產品,並運用好“引客入宕”獎勵辦法,探索互惠雙贏的發展模式,吸引更多遊客踏上向“宕”出發的旅程,零距離感受紅色聖地、千年藥鄉、山水官鵝、康養福地的獨特魅力。
(劉國慶 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