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文章結尾,麻煩您點個關註,有任何的想法和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感謝您的支持與喜歡!

文|一盞月
編輯|一盞月
4月1日,WTT更新瞭女單的最新排名。

值得註意的是,日本16歲小將張本美和的積分沖到世界第五。

以3625的積分,超過瞭日本早田希娜的3470分。
成為當之無愧的日本女乒的一姐。

更令人恐怖如斯的是,張本美和如今才16歲。
而在洛杉磯周期,張本美和或是孫穎莎最大的對手。

在前段時間的WTT球星挑戰賽金奈站中的女單決賽中,
張本美和以4:2的成績,擊敗瞭橋本帆乃香,取得瞭冠軍。

盡管在第一局中失利,但是接下來張本美和迅速調整瞭戰術。
展現瞭超乎年紀的冷靜,頗有孫穎莎當年的風范。

而在接下來的女雙賽場中,美和和隊友木原美悠擊敗瞭韓國組合申裕斌、柳韓娜。
實現瞭“雙冠王”的壯舉。

在拿下這一戰的冠軍後,張本美和的世界積分和排名也來到瞭世界第五。
在比賽結束之後,哥哥張本智和第一時間發文祝賀妹妹。

無論是從世界排名來看,還是最近幾次比賽的戰績來看。
張本智和、張本美和兄妹倆算是正式統治瞭日本乒乓球,正式進入瞭“張傢王朝”時代。

出生於2008年的張本美和,堪稱日本乒壇的傳奇。
雖然隻有16歲,但是卻已經是征戰沙場的老將瞭。

自從2019來以來,張本美和就開始嶄露頭角,先後斬獲多個青少年賽事冠軍。
2023年,張本美和戰勝韓國名將申裕斌,首次獲得瞭成年組大賽的單打冠軍。

2024年,張本美和代表日本出戰巴黎奧運會,並幫助日乒女隊摘得銀牌。
成為瞭日乒在巴黎奧運會唯一的獎牌。

在之後的亞錦賽,張本美和一己之力逆轉孫穎莎,是日本女團奪冠的最大功臣。
這一戰,不僅讓女隊主教練馬琳憤然離席,也讓張本美和在國際上大放異彩。

僅僅16歲,張本美和便成瞭日本女乒的領軍人物。
可見張本美和可怕的統治能力。

說到底,張本兄妹還算咱們“自己人”。
02眾所周知,張本兄妹的父母,張本宇和張凌出生於中國四川。
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

兩人曾是四川乒乓球隊的“黃金搭檔”。
張本宇還曾和奧運冠軍陳龍燦搭檔,在1997年的全運會上取得過銅牌。
而張凌更是入選過國傢隊,曾和鄧亞萍並肩作戰。

可惜中國乒壇的人才實在是太多瞭,憑借兩人的實力根本不可能在國傢隊占據一席之地。

退役之後,張本宇和張凌開始輾轉於世界各地當教練。
之後受何智麗的邀請來到日本執教。

201年,張本宇和張凌做出瞭一個重要的選擇。
帶著兒子張本智和、女兒張本美和加入瞭日本國籍。

這一決定顯然遭到瞭大部分人的攻擊,甚至還被痛斥“背叛祖國”。
但張本宇夫婦為瞭下一代的發展,寧願背負這樣的罵名。
寧做日本的“雞頭”,不當中國的“鳳尾”。

張本兄妹恰好也遺傳瞭父母的優秀基因,在乒乓球上很有天賦,甚至遠超於父母。

於是在張本智和3歲開始,張本父母就沿用瞭中國乒乓球“軍事化”的培養體系。
每天高強度練球6小時,節假日無休。
訓練量是日本球員的兩倍。

在這樣的訓練下,張本智和11歲那年就橫掃日本青年賽場。
隨後張本智和更是憑著驚艷的表現成為瞭日乒一哥。
對中國隊也造成瞭不小的威脅。

15歲那年,就以3:1的成績戰勝瞭當時世界第一的樊振東。

同年,在日本公開賽決賽中,張本智和以4:3的成績逆轉乒壇魔王張繼科,成為瞭日本公開賽史上最年輕的男單冠軍。

馬龍、王楚欽、林高遠皆輸給過張本智和。
此時的張本智和更是被譽為“天才球員”。

雖然張本智和隻是“曇花一現”,但他對國乒的威脅也一直在。
在去年的巴黎奧運會上,張本智和差點險勝樊振東,讓中國錯失金牌。

而妹妹張本美和也順勢崛起。
相比於哥哥張本智和,張本美和對於國乒而言威脅更大。

盡管國乒女隊的孫穎莎依舊穩坐世界第一。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張本美和的成長飛速。
況且還有很大的年齡優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而孫穎莎已經25歲瞭,在年齡體力上不占有優勢。

再看兩人的技術更迭。
很顯然,張本美和的打法既有日本傳統的近臺快攻,也有中國的細膩控制。

若是之後張本美和加強反手和相持能力,那麼她的威脅將會更大。
回看最近孫穎莎和張本美和的比賽,雖然贏的幾率較高,但是過程卻相當難打。

孫穎莎作為國乒女隊的核心力量,無論是技術還是經驗、素質都處於高端水平。
很長一段時間,孫穎莎都是外協對手難以突破的壁壘。

處於世界第一的位置,自然也是國內外選手研究的對象。
這也是孫穎莎不可避免遇到的問題。

而張本美和作為日本女隊的主力,一直以來研究的對象就是孫穎莎。
這也是為什麼和孫穎莎不分上下,但是總是敗於王曼昱、何卓佳等人的原因之一。

但好在,孫穎莎的賽場經驗和心理素質強過張本美和。
在關鍵分總是果斷出手,出其不意。

即便是在面對張本美和充分準備下,自身的狀態沒有達到最佳的情況下。
孫穎莎依舊可以贏下張本美和,可見孫穎莎的統治能力。

16歲出道即雙冠、從無排名到“空降”世界第十。
孫穎莎憑一己之力,抗住瞭日本女乒三代,即伊藤美誠、早田希娜、張本美和。
她的這種能力也是國乒女隊領軍人物不可缺少的核心素質。

雖然張本美和現在的實力遠遠不如孫穎莎。
但是她的威脅能力依舊存在。

對於如今的中國女乒而言,正式挑戰、創新技術才能守住霸主之位。
結語張本美和排名的上升不僅標志著她正式接過瞭日本女乒的大旗,也標志著她將是國乒女隊洛杉磯周期最大的對手。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