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全運會,活力大灣區”。2025年,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和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以下簡稱“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將在粵港澳三地盛大舉辦。作為賽事承辦城市之一,惠州將承辦跆拳道、滑板、輪滑以及殘特奧會的跆拳道、跳繩五項賽事,這是惠州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機遇,也是對城市綜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檢驗。
位於江北的惠州體育館,經歷瞭建館21年來最全面的改造;走進惠州市體育運動學校,輪滑和滑板健兒們正在全新升級的場地上熱火朝天地訓練……從場館升級到運動員全力備戰,惠州正以昂揚的姿態和堅定的信心,全力推進賽事籌備工作,用最高標準迎接十五運會的到來。

走進惠州市體育運動學校,輪滑和滑板健兒們正在全新升級的場地上熱火朝天地訓練。
高標準推進場館建設,打造現代化體育矩陣
步入惠州體育館,能明顯感覺到喜迎十五運會的氛圍越來越濃瞭。十五運會吉祥物“喜洋洋”“樂融融”更是隨處可見,它是以國傢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海上國寶”中華白海豚為原型,寓意喜氣洋洋、其樂融融、團圓和美。
根據賽程安排,惠州體育館將承辦十五運會跆拳道項目以及殘特奧會跆拳道、跳繩項目。“本次改造覆蓋瞭場館的多個關鍵環節,包括聲光環境優化、無障礙設施升級、信息化設施升級等。”惠州市體育場館管理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本次改造既能承接十五運跆拳道項目的競技對決,又能滿足殘特奧會賽事特殊需求。以場內LED全彩屏和燈光為例,館內已安裝瞭C館LED全彩屏和賽事燈光,屆時不僅能夠滿足比賽的要求,還能夠滿足轉播與拍攝的要求。

在惠州市體育運動學校的滑板場和輪滑場裡,運動員在訓練中。
同樣緊鑼密鼓升級的還有惠州市體育運動學校的滑板場和輪滑場。這裡是廣東省滑板、輪滑隊伍的重要訓練基地,曾培養出亞運冠軍陳燁、世界級滑板選手曾文蕙等優秀運動員。
此次改造包括新建1064平方米的碗池賽道、擴建街式滑板場地、優化輪滑場護欄、全方位信息化建設等,確保場地符合國際頂級賽事要求。改造升級後,惠州市體育運動學校的滑板場和輪滑場將與完成“雙面改造”的惠州體育館共同構建起現代競技運動新矩陣。
科學化訓練備戰,“希望在傢門口取得好成績”
“傢門口”的主場之戰,既是壓力也是動力。“我們的隊員正全力以赴投入訓練之中。”廣東省滑板隊、輪滑隊總教練衛乃章說。
其中,廣東省滑板隊年後即投入高強度的全運會備戰。隊伍聘請瞭巴西外教,引進國際先進訓練方法,在動作風格變化的基礎上技術有瞭進一步提升,並安排隊員赴廣州、肇慶等地外訓。與此同時,還組織瞭隊員參加國內外舉辦的大型滑板賽事,以賽促練,積累隊員們的大賽經驗。

在惠州市體育運動學校的滑板場和輪滑場裡,運動員在訓練中。
除瞭國內外拉練,全運會前的兩站積分賽(武漢、廣州)也是關鍵戰役。“隻有進入積分賽前十五,才能拿到全運會決賽資格,隊員們壓力不小,但鬥志昂揚。”衛乃章說。
面對即將到來的全運會,廣東省滑板隊種子選手鄭好好也向記者透露自己的訓練計劃。目前除瞭精進滑板動作要領,多練大招,她還在體能訓練上下瞭很多功夫,如核心訓練、腿部力量等。
除瞭技術上的突破和體能訓練,她認為心理調整同樣重要。“訓練中難免受傷,但我們會互相鼓勵,全力以赴。”她笑著說,“傢門口比賽更要努力,目標是站上領獎臺!”
在隔壁輪滑場上,努力的汗水同樣在揮灑。記者瞭解到,本次十五運會,惠州將選出8名選手代表廣東省輪滑運動隊,參加7個小項的比賽,其中部分主力隊員將參加大部分項目比賽。而在眾多項目中,以5000米積分賽難度最大,它對運動員的綜合能力要求很高,既要有過硬的基本功跟技術,又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和臨場應變能力。
“輪滑隊同樣進入瞭高強度備戰。除瞭日常訓練,我們也帶著隊員們前往上海參加瞭前不久舉行的2025國際輪滑馬拉松巡回賽和中國輪滑馬拉松公開賽,成績不錯。”衛乃章說,接下來,將做好技術提升和心理素質培養這兩個平衡點,讓隊員們在全運會上有更精彩的表現。
來源:惠州頭條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