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要登月!美議員徹底急瞭,但其實,輸給中國的可不止這一個

NASA候選局長拋出重磅炸彈,期間不忘扯上中國

近日,一位名叫艾薩克曼的美國人,在參議院聽證會上,拋出瞭一個重磅炸彈——將火星探索作為NASA的首要目標。這一提議無疑加劇瞭政治上的分歧,尤其是在共和黨內部引發瞭一波質疑浪潮,而最終矛頭,還是毫不意外地指向瞭中國。

(雖說美國是全球第一個載人登月的國傢,但如今的進展,卻遠遠落後於中國)

1、艾薩克曼是何來頭?

艾薩克曼的背景頗為獨特,擔任Shift4支付處理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並且與Elon Musk旗下的SpaceX有商業聯系,這為他的提名增添瞭不少戲劇性元素。

要知道,SpaceX早已不掩飾其對火星的野心,而艾薩克曼與之唱和的姿態,無疑讓人懷疑這份提名是否夾雜著利益沖突。為瞭平息輿論,他承諾如果成為NASA局長,將辭去Shift4的CEO職務。

且不論是什麼原因,艾薩克曼的計劃,已然招來不少美議員的反對。

比如共和黨議員特德·克魯茲,他一再強調,美國不能因為調整優先級而“放棄月球”,這將使得在所謂的“月球競賽”中被中國甩到後面。

一直以來,美國致力於重返月球,這個計劃自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出臺後,一直是美國太空政策中的重頭戲。根據該計劃,2026年預計會完成載人繞月飛行任務,2027年進行載人登月。

但如今,隨著艾薩克曼將NASA的優先事項調至火星,這一計劃面臨被重新洗牌的風險。

(艾薩克曼,作為特朗普欽點的NASA候選局長,出席美國參議院確認聽證會)

2、為何美國對火星這麼執著?

至於為何這麼堅定地看向火星?

艾薩克曼認為,追求火星目標不僅僅是科學研究,更關系到未來的經濟機遇和國傢安全。在過去幾年間,中國已經在月球探測以及地外天體采樣方面積累瞭豐富的經驗,如今,已正式披露下一步載人登月計劃。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透露,新一代載人飛船在設計上采用瞭模塊化理念,其重復使用率已經超過90%,這不僅大幅降低瞭航天任務的成本,也提高瞭任務執行的靈活性和效率。

與此同時,科研團隊在月球車核動力技術方面也取得瞭突破,未來的登月車續航時間可望超過1000小時。這將為我國未來的月球探測計劃提供更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到這裡遠沒有結束,中國還發佈月球基地概念圖,並吸引瞭不少國傢關註,當前,俄羅斯和歐洲航天局已經簽署合作協議。

正因如此,這一消息讓美國感受到瞭前所未有的壓力,迫使NASA不得不重新評估其未來的太空任務戰略。

(中國計劃在太空建造太陽能發電站,科學傢開發出微波運輸技術,一旦實現,產生的電量或夠人類使用10萬年)

3、美國落後的,又豈止是月球競賽?

但事實上,美國落後的,又豈止是月球競賽?

尤其是在登陸火星方面,中國的進展如同一把利劍,此前就已宣佈將在2030年左右完成火星樣本的返回任務,這無疑再次刺中美國在太空領域的軟肋。

就已知消息,中國的祝融號火星車已經在火星北半球取得瞭重大地質發現,且中國有豐富的太空探測經驗,包括四次成功登陸月球和首次成功登陸火星,這些都為未來的火星樣本返回任務奠定瞭堅實的基礎。

中國計劃在2030年前後實施火星采樣返回。而在此之前,中國已經通過天問一號任務進行瞭一系列成功的探索活動。為瞭支撐這些任務,中國還在開發太空太陽能綜合發電站技術,試圖利用太空中的高密度太陽能來為空間站和月球基地提供能源。

這種前瞻性的部署,若得以付諸實踐,將大幅提升中國在太空中的自主能力和競爭力。

(美國和歐洲航天局合作,聯手開發火星采樣取回車)

4、美國至少落後中國9年!

當然,美國的火星任務也在一步步進行中。

自2019年NASA“毅力號”發射前,美國宇航局和歐洲航天局便制定瞭一項雄心勃勃的合作計劃,旨在實現從火星采樣並返回地球的偉大壯舉。

根據這一計劃,歐洲航天局將在2027年發射一個名為ERO的火星軌道樣本返回器,並在火星軌道上運行四年。最終在2031年將樣本帶回地球。

這一計劃看似完美,但現實卻是骨感的。

美國主要在兩個關鍵任務上面臨困難:首先是如何將重型樣品收集車和樣品上升器成功著陸火星;其次是從火星表面發射火箭到達軌道的技術。

所以,NASA經過重新評估後發現,美國在2027年和2028年的發射任務幾乎不可能實現,最早也要至2035年。

這與中國的時間表形成鮮明對比,再次從側面反映出兩國在技術實力上的差距正快速縮小,更讓美國人難以接受的是,若一切按照現有的進度繼續下去,那美國至少會落後中國9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