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這一定是誤診,對吧?我怎麼可能得瞭肝癌!” 老李雙眼通紅,聲音顫抖,帶著一絲哀求,剛剛拿到肝癌診斷結果的他,整個人如墜冰窖,完全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現實。主治醫生王大夫表情凝重,輕聲卻又堅定地說道:“李先生,經過多項檢查,確診您處於肝癌第二期,當務之急是盡快開始治療。”

老李的思緒瞬間飄遠,喃喃自語:“我隻是常感覺腳底板麻,還以為是盤腿坐久或者久坐的緣故。洗澡時發現腳趾甲發黃,腳踝處皮膚幹燥,老是脫皮,當時真沒往心裡去啊。” 聽到這兒,王大夫微微皺眉,嘆瞭口氣:“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腳部癥狀,恰恰是身體發出的三次嚴重警告。腳麻、腳趾甲發黃、腳踝脫皮,都是身體在提示您可能有毛病,需要及時檢查治療。”
這話如同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老李心上。他眼眶泛紅,淚水奪眶而出,滿心懊悔,恨自己為何如此粗心,錯過瞭身體給出的關鍵信號。那這腳部的三次警告,究竟暗藏著怎樣的玄機?肝癌早期還有哪些蛛絲馬跡,是我們必須要留意的呢?
腳部警告的背後真相
當肝細胞遭受損傷,身體的內分泌系統就像被打亂節奏的樂隊,開始失調。受損的肝細胞無法正常履行代謝和排泄廢物的職責,致使體內毒素堆積,內分泌陷入混亂。這種混亂不僅幹擾身體正常代謝,還會在皮膚上留下痕跡。原本健康有光澤的皮膚,漸漸變得暗黃,失去光彩。手腳皮膚也變得幹燥粗糙,像幹旱的土地,容易脫皮、幹裂,尤其是腳趾縫隙處,皮膚本就嬌嫩,在幹燥與摩擦的雙重夾擊下,脫皮現象更為顯著。

脫皮
對於肝癌晚期患者,隨著病情惡化,脫皮問題往往愈發嚴重。長期被病痛折磨,患者機體免疫力大幅下降,皮膚抵禦外界刺激的能力變弱,變得異常幹燥,脫皮現象隨之加劇。同時,肝癌晚期患者常伴有營養不良和食欲不振,身體無法為皮膚提供充足養分,使得皮膚狀況雪上加霜。再者,患者長期服用的藥物,可能對皮膚產生刺激,引發脫皮。而且,免疫力低下讓患者極易遭受真菌感染,這也是皮膚脫皮的一大 “元兇”。
指甲變黃
正常情況下,指甲應呈現出白裡透紅的健康色澤,宛如春日裡綻放的花朵。但當肝癌等疾病悄然來襲,部分肝細胞壞死,膽紅素代謝出現異常。膽紅素無法被正常代謝,便逆流進入血液,隨著血液循環抵達指尖,讓指甲顏色逐漸變黃。在膽囊疾病或肝硬化等肝臟病癥中,也常能看到這種指甲發黃的現象。肝癌晚期患者,肝功能嚴重受損,膽紅素代謝徹底 “亂瞭套”。膽紅素作為紅細胞分解的關鍵物質,正常時由肝臟轉化為無害物質排出體外,可晚期肝癌患者的肝臟失去這一功能,膽紅素在體內大量堆積。
膽紅素呈黃色,多瞭就會讓皮膚、鞏膜,還有腳趾甲都染上黃色。此外,晚期患者多伴有營養不良和貧血。營養不良使指甲生長緩慢、變薄變脆,貧血則讓指甲失去紅潤,變得蒼白,種種因素疊加,讓腳趾甲顏色異常愈發明顯。另外,化療、放療等治療手段,雖能殺敵(癌細胞),卻也會誤傷到正常細胞,包括皮膚和指甲,導致指甲色素沉著或周圍皮膚炎癥、色素沉著,進一步改變指甲顏色。

腳麻
肝癌晚期患者還容易被腳麻癥狀糾纏。晚期肝癌易繼發腦部轉移,損傷腦部神經,同時,低鈣血癥、低蛋白血癥等營養不良問題也常相伴而生,加重腳部麻木感。嚴重營養不良還可能引發周圍神經炎,讓腳部麻木癥狀 “變本加厲”。肝癌晚期患者身體狀況復雜,多種並發癥影響神經系統,從而導致腳部麻木。
所以,老李在肝臟出現問題、肝細胞受損時,出現皮膚暗黃、手腳皮膚幹燥脫皮、指甲顏色發黃以及腳麻等癥狀,並非偶然。那除瞭這些腳部癥狀,肝癌病人身體還會發出哪些 “求救信號” 呢?
腳與肝臟的隱秘聯系
肝臟作為人體的 “大管傢”,與身體諸多部位緊密相連,尤其是血液循環和代謝功能。一旦肝臟功能受損或病變,其解毒、代謝等重要功能受影響,可能導致血液循環不暢,有毒物質在體內堆積,進而牽連到腳部。比如,肝臟纖維化會使門靜脈回流受阻,血液在腳部淤積,引發雙腳浮腫;肝細胞受損,膽紅素升高堆積在皮膚,就會出現腳部黃疸;肝臟損傷致凝血因子缺乏,凝血機制出現障礙,腳上便可能出現瘀點和瘀斑;肝臟供血不足,腳掌會變白;肝功能下降,膽汁分泌異常,腳底可能發黃。

腳部血液循環狀況也受肝臟功能直接影響。肝臟是調節血液循環的重要樞紐,肝功能受損,血液循環受幹擾,腳部就容易出現幹燥、粗糙、脫皮等狀況。從穴位角度看,腳底肝臟反應區在足底第二、三蹠骨之間,這裡就像肝臟在腳部的 “代言人”,其狀況能反映肝臟健康。第二、三蹠骨位於腳底中間靠前部分,類似手掌中掌骨位置。從內側往外側數,第二蹠骨在第一、三蹠骨之間,第三蹠骨緊挨著第二蹠骨外側。
觸摸這兩塊蹠骨間區域,能感覺到稍微凹陷或柔軟,這裡便是肝臟腳底反射區。不過,每個人腳部結構有差異,具體位置可能稍有不同。當肝臟功能欠佳,按摩這個區域會有明顯疼痛或不適,因為肝臟病理變化刺激瞭該區域神經末梢。所以,日常觀察這個區域反應,能初步判斷肝臟是否有潛在問題。此外,大拇指內側也被視為肝臟反射區之一,關註腳底反射區同時,結合大拇指內側狀況,能更全面判斷肝臟健康。

身體其他疾病暗示不可小覷
除瞭腳部這些 “小提示”,消化系統也像個敏銳的 “報警器”。肝臟一旦出問題,右上腹常出現腹痛,疼痛有時劇烈,還可能牽扯到右側肩膀。黃疸也是肝臟受損的明顯標志,肝臟功能受損,膽紅素處理能力下降,大量膽紅素在體內沉積,最直觀表現就是眼白和皮膚變黃,這是肝臟疾病典型特征。
肝病患者臉部也會露出 “破綻”。面色變得晦暗無光,像蒙瞭一層灰,眼睛周圍可能出現明顯黑眼圈。早晨起床時,嘴唇不紅潤,甚至發黑。肝臟受損還可能導致異常出血,比如刷牙時牙齦頻繁出血,或者不明原因流鼻血,小傷口愈合時間也會變長,這都是肝臟受損引發血液凝固障礙的表現。另外,肝臟受損後,還可能出現肝臭癥狀。肝臟無法充分分解蛋氨酸,產生更多甲基硫醇和氨氣,讓身體汗液和口腔散發出難聞臭氣。同時,放屁次數也可能明顯增多。
【本內容為故事類醫療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瞭健康科普內容所出現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為藝術加工,並非有意冒犯或貶低任何個人、團體或組織。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理性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