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fall的學生越來越多選擇不去留學瞭!

今年對不少留學生來說是多事之秋,留學這件事對他們的心動率越來越低瞭,好多學生申請季走的都差不多瞭,然後就沒有然後瞭,突然不想去的學生越來越多瞭。

最近不少學生都有這種想法,核心原因有如下:

No.1 語言考不出來

對於好多學生來說,留學路上的攔路虎不是拿不到心儀的offer,也不是經濟問題。核心還是語言問題,語言對不少中國留子來說一直是大問題。要麼口語差一點,要麼寫作差一點,要麼總分又差一點。

英國很多學校是不給拼分的,也不接受單項重考。去讀語言班吧,又覺得不劃算。熱門的學校,語言班又是很快提前截止。就很難受。

來回折騰下來,考不到合格的要求之後,心如死灰,就準備放棄瞭。就不去讀瞭,不少學生可能就選擇直接工作,或gap一年再說瞭。還有一部分學生可能會選擇考慮用魔法去打敗語言考試這個事。但說實話,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No.2 找到工作瞭,沒那麼想出去瞭

還有些學生是工作和留學兩手準備的,這部分學生實力其實是不錯的。所以工作他們也有找到,offer也申到一堆,然後就面臨抉擇問題,到底是直接工作還是出去留學。不少學生就選瞭前者,畢竟現在經濟不景氣,先工作下看看,等行情好轉,自己可以再出去進修。

其實這的確也是一個不錯選擇,現在的留學並沒那麼大的吸引力瞭。無論美國還是加拿大,無論英國還是澳洲,留學主題來說還是個消費,不少學生試圖從這場消費裡面去拔高自己的競爭力,但這種事情一樣是豐儉由人的。不如他們所期待的事情也一直在發生,每年的確有不少的學生名校回來也是拿低薪工作的一大把。

所以,在傢庭條件不是那麼充裕的情況下。留學這個事,未必不可以緩一緩,從長計。當然,時間長瞭也會把心氣磨滅掉,就工作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自己還想出去讀書的念頭就會逐漸消亡瞭。這也的確是個雙刃劍。

No.3 傢長的行業被波及瞭,突然不行瞭

還有些學生屬於非自然因素,個人是想去的,但傢裡突然就不行瞭。以前傢裡還是風風光光的,這幾年一下子就不行瞭。每天都在虧損當中,特別是一些做傳統行業或外貿的。說不行就不行瞭。

不止是這波學生不行瞭,這兩年也有不少的學生在讀狀態中的,也被告知要靠自己解決學費問題瞭。要麼回來,要麼靠自己去解決學費。但這個年齡,靠自己怎麼去解決學費。在英國和土澳都有不少學生突然就被告知斷供的真的我每周都能聽到這種消息。

斷供這件事,其實也給其他傢庭敲瞭一個警鐘,你不可能一直順的,總有周期性波折的時候。在你順風的時候,需要提前把風險的兜底考慮好。還有就是,最近很多行業有不確定性,就不動可能就是最好的保住自己本金瞭。

我這邊很多學生,目前還很滋潤的那種傢庭,要麼是那種自己傢裡開律師的,傢裡搞那種醫藥行業,還有新能源以及金融類目的。傳統行業的尤其是房地產相關方向的真的沉船瞭好多。很多學生中途不讀瞭的確很可惜。

No.4 留在國內考研的變多瞭!

也就是今年,25fall開始選擇考研保研的變多瞭,直接出去的數量減少瞭。還有哦就是選擇就近地方的變多,比如港新的,甚至馬來的變多瞭。有經濟問題,也有離傢近的問題。

這也是為啥,港新的申請難度這幾年爆拉的原因。一個港理工,港城大都變得難申起來瞭。港三就更不用說瞭。大傢都在爭,尤其是國內的一些學霸,考慮獎學金,以及考慮到香港就業的那些學生。基本都在沖香港的好專業和好學校。

其實,這和留學生回國就業也沒太大優勢有關。現在的外企撤的撤,就業市場不是增量就算瞭,居然是縮量市場,留學生回來的優勢不大。留學生要麼建議留在海外別回來瞭,回來就業也沒有太多優勢。隻能從增長認知,視野,獨立性等角度安慰下自己,這波不虧。

總瞭個結:25fall以後到底要不要出去?如果傢庭條件不是那麼好的情況下,建議暫緩出去。或者你已經有比較不錯的工作情況下,也不建議出去,出去讀完後,未必能找到合適工作,不如先就業後續再說。

當然,如果傢庭條件足夠好,傢裡行業也不受影響的,這種你該去還是得去。出去之後,盡可能的想著留在local找工作試試,哪怕實習或兼職都可以。晚點再回來,多體驗下那邊的就業行情。後面即使回國,對你來說也是有利的。還有就是本科的學生,可以盡可能的選擇那種中外合作的學校,不著急本科就直接出去。

留學的性價比在降低,我有預感,留學這個賽道,不久之後也會有一場泡沫要被刺穿。到時候,選擇留學的人會進一步減少。留學的寒冬要來瞭,美國和英國這種都會被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