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轟前線集結隻是開始!兩支大軍已盯上胡塞,這次卻不是美國

一覺醒來,兩支大軍虎視眈眈,胡塞武裝危險瞭

美國在中東的困境正在加劇,尤其是在面對胡塞武裝時顯得格外棘手。盡管美國試圖通過各種手段,包括發動空襲和施加經濟壓力,來迫使胡塞武裝停止對紅海商業航線的幹擾,但這些行動似乎都未能如願。

如今,就美國的行動來看,其似乎並不打算到此為止,而是醞釀著一場更大的行動,且已經進入準備階段。

(胡塞武裝發言人發佈聲明稱,成功擊落數架美軍無人機)

1、美軍醞釀更大的軍事行動

如今,美國可以說是裡子、面子全丟,關稅沒有討到什麼好處,在中東的行動也受到胡塞強力牽制,短短兩周內4架無人機被打掉,真是有苦難言。

其實,美國最初的策略,是想通過展示強硬姿態來威懾對手,比如派遣B-2隱身轟炸機進入也門領空,誰料效果適得其反,使得美軍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受到質疑。特別是在物資運輸方面,航運不得不繞道非洲好望角,導致運輸成本大增。

與此同時,美國的全球戰略佈局也捉襟見肘。太平洋艦隊不僅要兼顧日韓菲等盟國的防衛需求,還需要把部分戰略資源轉移到中東。例如,將部署在亞洲的“愛國者”導彈系統調往中東,顯示出美軍在應對多方威脅時的資源不足與戰略窘境。

這意味著美國面臨的挑戰還遠未結束,他們不得不尋找更經濟有效的方法,以扭轉相對被動的局面。

(美國和阿聯酋媒體透露,沙特將計劃動員7萬人參與行動,同時還有約8萬人的也門政府軍)

2、緊盯胡塞,兩支大軍虎視眈眈

胡塞武裝更是強硬地宣佈,美軍B-2轟炸機的進入不會動搖其堅持鬥爭的決心。這種表態更像是一種“戰略宣言”。

如今,美國正加緊調兵遣將,雙航母齊聚中東便是一個開始的信號,預示更大行動還在後面。

外媒報道稱,兩支強大的軍事力量正在伺機而動,隨時可能撲向胡塞,形勢愈發不利。

其一便是也門政府。美國計劃動用該理念對胡塞武裝發起地面攻勢,屆時,多達八萬人的部隊將在美軍指揮下,從多個方向打擊胡塞武裝控制的核心區域。

另一支力量則來自沙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沙特阿拉伯正在積極籌備與美國合作展開對也門胡塞武裝的地面軍事行動,並且可能會動用海軍力量。這項行動已開始進行準備,將從南部、東部和沿海地區實施。

(也門荷臺達港,也門政府軍與沙特都對其虎視眈眈)

3、美國坐鎮大後方,行動目標明確

其實,也門政府軍之所以願意承擔這一任務,背後原因並不復雜。

一方面,面對美軍持續性的空襲,也門政府的損失正在加劇。另一方面,也門政府對胡塞武裝控制的荷臺達港垂涎已久。

荷臺達港不僅是胡塞武裝控制下的關鍵港口,也是也門最大的港口。如果該港口失守,胡塞武裝將面臨重大打擊。

但由於雙方實力懸殊,也門政府軍未能此前出手奪取該地區。如今,在美國的"威逼利誘"之下,也門政府看到瞭一個擴展控制范圍的機會,自然不願錯過。

值得一提的是,荷臺達港,恰恰也是美沙重點打擊目標之一。作為該地區的另一大主角,沙特長期以來都對胡塞武裝心懷戒備。若荷臺達港被奪取,不僅會嚴重打擊胡塞武裝的戰略物資補給,也會進一步削弱其在國際談判桌上的籌碼。

不過,這次軍事行動最終是否開展,仍有很大不確定性。

(美軍對胡塞的更大軍事行動,將受到美伊談判結果影響)

4、美國的軍事行動,仍存在巨大不確定性

我們知道,當前特朗普優先事項除瞭關稅,便是美伊談判。

換言之,美國對胡塞武裝的打擊能否升級,部分取決於美伊關系的走向:如果伊核協議得以恢復,直接地面武裝沖突的可能性將大幅下降。而一旦伊朗拒絕妥協,美軍勢必升級對也門的軍事行動,進而在中東重新激化矛盾,引爆更大范圍的地緣政治危機。

至於為何美國不願意直接對胡塞出招,也是因為其早就意識到直接介入的高昂代價,所以這才選擇瞭一種更加靈活的策略,即通過支持當地盟友來實現打擊胡塞的戰略目標。

這種間接介入減少瞭正面參與的風險,同時可以用最小的代價維護自身利益,即便戰鬥不利,也不會直接影響美國的聲譽。

隻是,這種“隔岸觀火”的策略看似在短期內對美國有利,從長遠來看,這種依賴地方勢力的方式,卻會對外反映出美軍在中東復雜局勢中的無奈和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