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典型的美國人,不知為何,特朗普對俄羅斯似乎一直有著莫名的好感,這也是特朗普第一任總統任期內爆出一個著名的通俄門事件的原因。

但即便如此,特朗普對俄羅斯似乎總是另眼相待。在時隔4年之後,特朗普第二次當選美國總統之前,對於陷入俄烏戰爭泥潭的俄羅斯,再次表達瞭善意。
他上臺之前,他甚至承諾當選總統的“24小時之內就讓俄烏戰爭停戰”。在此之後,特朗普又多次在言行和實際行動中表達瞭對偏向俄羅斯的立場。
比如,俄烏戰爭之所以成為持久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傢對烏克蘭的支持至關重要。然而,特朗普上臺後不久,就毫不猶豫地停掉瞭對於烏克蘭的支持,甚至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白宮丟瞭大臉。
而且,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特朗普一次又一次的宣稱調停俄烏停戰。但從始至終,俄烏戰爭卻從未真正的停過。

特朗普已經如此偏向俄羅斯瞭,俄烏戰爭為什麼始終沒有停呢?是俄羅斯不爭氣嗎?
其實都不是。
核心的問題是,美國與俄羅斯的沖突和矛盾,遠遠大於雙方合作。
特朗普為何第2次上臺之後依然選擇親俄立場?

除瞭他也許自身確實對俄羅有好感之外,很大一個原因是,特朗普試圖謀劃一個聯俄制中的佈局。也就是說,特朗普期待美國與俄羅斯聯手對付中國,將中國這個美國最大的威脅打下去。
然而,事實我們都知道瞭,特朗普的這一波謀劃別說成功,連第1步都沒有完成,因為,俄烏戰爭始終沒有停止,俄羅斯根本抽不出手來。
為什麼特朗普的這個謀劃不可能成功?
站在俄羅斯的立場,倒是千肯萬願。
因為,相較於遙遠的美國,它們對於日漸崛起且與他們有上萬裡邊境線的中國,忌憚更深。而且,每次中國遇到困難,落井下石的總少不瞭俄國的身影。

所以,特朗普的這一謀劃,不是俄羅斯不想配合,而是俄國和美國的矛盾實在是太大瞭。
去工業化後的美國,對外出口的商品是什麼?不是許多人認知的高精尖高科技產品,而是能源和農產品。
是的,你沒有看錯,作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二戰時曾以一己之力供應整個世界大戰的美國,如今已經淪落為主要出口農產品和能源等原材料的地步瞭。

而有趣的是,作為世界領土第一大國,繼承瞭蘇聯大部分遺產的俄羅斯,對外出口的商品與美國高度重疊。因為,俄羅斯對外出口的主要產品,也是能源和農產品。
最為有趣的是,美國和俄羅斯除瞭能源和農產品之外,對外出口的拳頭產品,利潤最高的,仍然高度重疊,都是軍事武器裝備。
美國長期位居世界軍火市場的第1名,而俄羅斯則長期穩居第2名的位置。可以說,俄羅斯和美國在對外出口方面幾乎完全重疊,雙方有著極強烈的競爭。
相反,雙方的合作卻寥寥無幾,除瞭共同心照不宣的對抗中國之外,俄羅斯和美國幾乎沒有多少共同利益:
俄羅斯幾百年內心心念念的希望融入歐洲,而這恰恰是美國的大忌,美國絕不可能坐視一個團結的歐洲出現。

俄羅斯奢望恢復蘇聯時期的勢力和勢力范圍,這個同樣是美國最忌憚的:冷戰擊敗蘇聯已經讓美國竭盡全力,怎麼可能看到一個新的蘇聯的誕生呢?
所以,這也就不奇怪,如今俄烏戰爭雖有特朗普調停,卻始終沒有停的原因瞭:因為,美國的能源巨頭,農產品供應商以及軍工集團,都不希望它停下來。
隻要戰爭持續,陷入戰爭泥潭的俄羅斯,不但無法在農產品、石油、天然氣等方面與美國競爭市場,而且最妙的是,美國還能不斷的向烏克蘭出口軍火,從而讓軍工集團也源源不斷的賺錢。
而美國的能源巨頭和軍工集團,恰恰是美國最強大的幾個勢力。所以,在這些強大財團的反對之下,特朗普即便又在想構建自己的對中國包圍圈,也不可能真正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