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在古浪的廣袤田野上,處處湧動著蓬勃的生機。平整開闊的麥田裡,青綠色的麥苗已抽穗揚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成片的玉米鬱鬱蔥蔥,滴灌設施正有條不紊地輸送著水分。這些充滿希望的場景,正是古浪縣高標準農田建設成果的生動寫照。

高標準農田
高標準農田建設打破原有土地界限,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創造有利條件。越來越多的農民將土地流轉給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獲得穩定租金收入,還能在自傢土地上務工,實現“一份土地、兩份收入”。
走進泗水鎮萬畝小麥種植基地,抽穗的麥苗整齊排列,嫩綠的麥穗掛滿晶瑩的露珠,在陽光下閃爍著希望的光芒。微風吹過,麥浪起伏,清新的麥香撲鼻而來。種植戶李多喜穿梭在田間,仔細查看麥苗的生長情況,臉上洋溢著喜悅:“以前土地零散,機械作業效率低,現在不一樣瞭,土地平整連片,滴灌設施全覆蓋,麥苗從播種到抽穗,水分和養分都跟得上。”土地的集中整治與高效利用,不僅提升瞭農業生產效率,還降低生產成本,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
古浪縣深入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將高標準農田建設與節水灌溉緊密結合,探索出一條高效節水農業發展之路。目前,全縣已累計建成各類蓄水池357座,實現地下管道供水、地面精準滴灌,畝均用水量從過去的380方下降到220方左右,節水率超40%,既緩解瞭灌溉高峰期供需矛盾,又為農作物生長提供穩定水源,實現節水與增產雙贏。

高標準農田
在土門鎮胡傢邊村的高標準農田裡,青綠色的玉米植株挺拔茁壯,葉片舒展,在陽光的照耀下生機勃勃。配套建設的蓄水池裡,清水盈盈,通過滴灌管道精準地輸送到每一株玉米根部。“村裡目前有高標準農田6400畝,配套修建瞭3座蓄水池,配合滴灌設施,每畝地用水量大幅減少,玉米長勢反而好瞭很多。”胡傢邊村黨總支副書記胡永全說。
截至目前,古浪縣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80.58萬畝,耕地質量顯著提高,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6.5%,糧食產能平均提高10%,多年來全縣糧食產量穩定在24萬噸以上,穩穩端牢瞭“飯碗”。
如今,行走在古浪田間,縱橫交錯的道路如絲帶般串聯起千頃沃野;滴灌管道在陽光下折射出科技的光芒;成方連片的農田裡,翻湧的麥浪與墨綠的玉米林交相輝映,高標準農田成為一道道亮麗風景線,孕育著豐收希望,描繪出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畫卷,奏響鄉村振興奮進曲。
實習記者:王占輝
來源:古浪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