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癡呆癥”的福音—頸深淋巴-靜脈吻合術(dcLVA)

患者張奶奶(化名)確診阿爾茨海默癥8年多,出現記憶力減退,表現為容易忘事、床下藏錢、疑心保姆偷掃把、煮飯忘記關火,有時是周圍人的名字等,但能記住以前的事情。3年前(2022年)癥狀逐漸加重,出現詞匯量減少、與人交流減少、出門不知道回傢的路或迷路、對喜歡做神經的事情失去動力、神情淡漠、丟三落四,之後逐漸出現行走緩慢、大小便需要提醒、吃飯需要輔助,甚至無法辨認傢人。最終張奶奶被確診為“老年癡呆癥”學術名為阿爾茨海默癥(AD)。盡管長期接受藥物治療,病情仍難以遏制,簡單的生活瑣事也變得難以完成。

近日,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功能神經病區AD診療團隊,邀請國際上首次將“頸深淋巴-靜脈吻合術(dcLVA)”應用於AD治療的發明者謝慶平教授成功為張奶奶實施dcLVA。術後張奶奶認知功能改善,這一案例也證明此技術可以為AD患者治療帶來曙光。

蔡曉東主任、姚晨副主任醫師、王圓慶副主任醫師和黎思嫻主治醫師團隊組成的功能神經科AD診療團隊與徐格林主任領導的神經內科團隊一直致力於AD的診治,曾經嘗試DBS(腦深部電剌激術)、VNS(迷走神經剌激術)等,未得進展。姚晨副主任醫師敏銳感知dcLVA應該是AD治療革命性的突破,立即申請瞭醫院的新技術,並被團隊派出進行瞭相關的學習,為dcLVA的開展打好瞭基礎。

張奶奶子女在網上得知阿爾茨海默癥可以手術治療,便帶著張奶奶來到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功能神經科門診。瞭解張奶奶病情後,安排入院評估並啟動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組織神經內科、神經外科、老年醫學科、麻醉科、影像科等專傢團隊對張奶奶的病情進行瞭全面細致的評估,結合PET-CT檢查顯示的大腦皮質β-淀粉樣蛋白重度沉積特征,確定張奶奶符合頸深淋巴-靜脈吻合術指征。

手術當日,謝慶平教授主刀在深圳二院神經外科功能神經病及手術室麻醉科團隊緊密配合下,術中借助高清顯微鏡系統,歷時約4小時圓滿雙側完成頸深淋巴-靜脈顯微吻合。

什麼是阿爾茨海默癥

阿爾茨海默癥(Alzhimer’s dementia,AD),俗稱老年癡呆,被稱為“記憶的橡皮擦”,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是認知功能持續退化為特征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是最常見的癡呆類型。阿爾茨海默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是目前嚴重影響我國老年人身體健康的一種疾病。據統計,全世界每3秒鐘有1個老年人確診,總患病數超過5000萬例,中國人數最多,僅僅癡呆期就超過1000萬,65歲以上老年人群高發,每20人就有1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80歲以上每3人就有1個病人,致死率逐年上升,已成為中國第六大致死病因。病人需要終身照護,對傢庭負擔及影響較大,也消耗大量的醫療和社會成本。迄今為止,阿爾茨海默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圍繞AD的發病機制存在多種假設和學說。

阿爾茨海默癥的早期跡象

阿爾茨海默癥常見的癥狀表現

阿爾茨海默癥的治療

阿爾茨海默癥是一種復雜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既往關於AD的臨床幹預主要是對癥治療,治療藥物主要包含膽堿酯酶抑制劑和興奮性氨基酸受體抑制劑,缺乏能夠延緩疾病進展的幹預方法。自2002年始,國際上開始進行針對Aβ的免疫治療,但臨床試驗由於Aβ清除效果欠佳或副反應發生而未能成功。

目前AD的疾病修飾治療主要針對Aβ的單抗類藥物,包括Aducanumab,Lecanemab和Donanemab,通過清除Aβ沉積發揮神經保護作用,雖然不能逆轉或終止患者認知功能惡化,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延緩AD進展。Lecanemab和 Donanemab僅限於治療診斷明確的AD源性輕度認知障礙和輕度癡呆患者,暫無進一步的臨床數據表明中、重度AD患者可從Lecanemab、Donanemab治療中獲益。近年來,隨著醫學研究的深入,尤其是腦類淋巴系統研究的發現,頸深部淋巴-靜脈吻合術(Deep Cervical Lymphatic-Vein Anastomosis,dcLVA)為AD的治療提供瞭新希望。

術前評估來多學科團隊緊密協作,通過詳細的認知測評、影像學檢查以及生物標志物檢測,精準篩選出適合手術的患者,為手術的成功奠定瞭堅實基礎。手術過程中,超顯微外科技術的應用,確保瞭淋巴管與靜脈的精準吻合,體現瞭我院國傢臨床重點專科神經外科的技術水平。

術後患者認知功能的顯著改善,尤其是記憶力、定向力和情緒的恢復,不僅為患者及其傢庭帶來瞭希望,也為醫學界探索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提供瞭新的思路。dcLVA手術有望成為傳統藥物治療的重要補充,尤其對於藥物療效不佳的中重度患者,可能帶來更為顯著的臨床獲益。

dcLVA手術原理:通過淋巴管/結-靜脈吻合,重建“排污高速通道”,降低腦組織間液壓力,加速Aβ清除。

然而,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dcLVA手術仍處於臨床探索階段,其長期療效和適用范圍仍需進一步驗證。未來需要更多的臨床研究和病例積累,以明確手術的最佳適應癥、優化手術流程,並進一步降低手術風險。此外,神經內科、老年醫學科與神經外科的深度協作模式,也為其他復雜疾病的綜合治療提供瞭有益的借鑒。

為瞭進一步論證dcLVA手術治療AD的長期療效,為臨床實踐提供高質量的循證醫學證據,2025年2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王伊龍教授與杭州求是醫院謝慶平教授聯合開展頸深淋巴靜脈吻合術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多中心、前瞻性、開放標簽、終點盲法、隨機對照試驗(CLEAN-AD)。我院將以參加CLEAN-AD臨床研究為契機,規范、嚴謹地開展dcLVA手術治療AD。

2025年4月由杭州求是醫院謝慶平教授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王伊龍教授牽頭,聯合多個神經科學領域專傢共同制定瞭《淋巴外科手術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專傢共識(2025版)》,發表於《中 國 臨 床 解 剖 學 雜 志》。詳細總結瞭dcLVA當前治療AD的開展情況、理論基礎、實驗室基礎、手術基礎研究進展及手術方式區分等內容,是目前國內外第一個手術治療阿爾茨海默病(AD)的專傢共識。專傢共識的發佈標志著我國在AD治療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以頸深淋巴-靜脈吻合術(dcLVA)為代表的淋巴外科技術,通過重塑腦內代謝廢物清除通路,為AD患者提供瞭全新的治療選擇。謝慶平教授將定期來我院開展科研和臨床合作,為粵港澳大灣區AD患者提供高質量就醫選擇。

盡管大部分AD患者dcLVA手術效果明顯,仍需呼籲公眾重視早期篩查,若在輕度認知障礙階段幹預,結合藥物(如侖卡奈單抗)與dcLVA手術,療效將更顯著。

杭州求是醫院謝慶平教授來我科參觀指導工作

謝慶平教授參加MDT討論

供稿:功能神經科 姚晨

發佈:健康宣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