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軍備競賽恐升級!印度或買隱身戰機,對中國是挑戰也是機會?

3:0、5:0、6:0……盡管發生於7日凌晨的那場印巴空中較量的最終戰損比,仍需來自印度官方的種種確認信息。但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巴基斯坦空軍憑借進口自中國的殲-10CE和中巴合研的“梟龍”block3戰鬥機,再加上最大射程可達145公裡的中國PL-15E遠程空空導彈,取得瞭一場近乎一邊倒的空戰勝利。

巴基斯坦飛行員駕駛殲-10CE表現良好

對於我們來說,這場足以證明國產外貿型裝備優越性能的戰鬥和相關結果,自然值得感到欣喜和自豪。但開心之餘,或許我們也應對南亞次大陸上的軍備競賽抱有更大的警惕性。沒有錯,在此役中失利的印度空軍,或因看到主戰裝備的性能與巴方存在顯著差距後,而對外尋求更加強大的武器,如隱身戰機和與之配套的新型空空導彈等。這既值得巴基斯坦方面提高註意力,更值得我們加以關註。

印度空軍的四代半戰鬥機“陣風”

要知道,多年來印度一直都是南亞次大陸上,綜合國力最強大的國傢,這成為瞭其奉行“擴張主義”的一大底氣。在上世紀爆發的多場印巴戰爭中,巴基斯坦基本均未能取得勝利,在對抗印度的過程中吃虧不小。不過如今看來,雖然巴基斯坦空軍的綜合戰力,恐依舊在規模數倍於自己的印度空軍之下,但前者已可憑借質量優勢而極大地縮小與印度空軍的差距,甚至有瞭更大的幾率去擊敗後者。站在新德裡方面的立場來想,在制空權近乎決定一切的今天,其必然不可能坐視這一勢頭繼續發展下去。

印度空軍對巴基斯坦的優勢正在急劇縮小

既然同為四代半戰鬥機的法制“陣風”難以有效對抗中國的殲-10CE,同樣出自法國之手的“米卡”中距空空導彈基本也不是中國PL-15E外貿型遠程空空導彈的對手,那印度政府和軍方高層是否會以引進更加先進的戰鬥機和配套彈藥的方式,嘗試拉開與巴基斯坦空軍的主戰裝備性能代差,從而重新尋求和構建戰力優勢呢?這種可能性顯然並不為0。而既然四代半戰鬥機“不好使”,那擺在印度人面前的選擇范圍就很有限瞭。

俄羅斯蘇-57隱身戰機

仔細想來,在未來的一個時期內,莫迪政府恐怕會有兩條路可走:

其一,在短時間內,積極引入一款第五代戰鬥機。以五代機的隱身性能和強態勢感知能力等性能,徹底壓倒主戰裝備仍處於四代半水平的巴基斯坦空軍。

其二,在較長的時間周期內,加入某款他國牽頭的第六代戰鬥機合研項目,以期盡早獲得六代機並建立起較為長久的對巴空中優勢。

美國F-35隱身戰機

在第一條路上,印度有可能快速買到的相對成熟的機型或許有兩款,一是美國的F-35,二是俄羅斯的蘇-57。至於說中國的殲-35A,印度不可能去買,而韓國的KF-21或土耳其的“可汗”等,都是尚未完成全部研發工作的半吊子產物,印度也很難去買。

蘇-57和F-35在印度國內航展上“同框”

具體到F-35和蘇-57,後者最大的問題在於產能,每年下線的數量甚至不到5架,連滿足俄羅斯空天軍的自用需求都不夠,恐很難實現短時間內交付印度空軍的效果。而在F-35這裡,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產能雖然旺盛,但印度若想拿貨也隻能先排隊,畢竟前面有多個已然下單的國傢等著收貨。不僅如此,印度空軍並未裝備過美制戰機,若采購F-35,就意味著其要組建起一套美式訓練和維護體系。對於本就以“萬國牌”而著稱的印度空軍來說,F-35所帶來的不一定是戰力提升,倒有可能是一場運用和後勤災難……

GCAP戰鬥機效果圖

至於說第二條路,此前有消息稱,日本有意拉攏印度加入由英國主導、意大利和日本參與研發的第六代戰鬥機項目GCAP。隻不過,這個事情聽上去就不是很靠譜。暫且不論GCAP更像是個頂著五代半戰鬥機水平的產物,很難與已經啟動密集試飛的兩款中國六代機原型機相媲美。光是一句“讓印度參與戰鬥機研發項目”,就已然給GCAP的未來帶來瞭極大的不確定性。臭名昭著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能耐,想必各位懂的都懂……

巴基斯坦空軍的優勢在於形成瞭制空作戰體系

而對於中國來說,無論新德裡方面最終做何選擇,未來可能獲得隱身戰機的印度空軍,固然會對巴基斯坦、甚至是對我們自身帶來某些威脅和危險,但更大的影響或許在於所帶來的機會。從此輪印巴空中較量中就不難看出,巴基斯坦空軍絕不是因某一兩款先進裝備而拿下首勝,其更多地是依托於引進自中國的一套完整且強大的制空作戰體系。進口自中國的預警機、地面遠程防空雷達、搭載主動相控陣雷達的四代半戰鬥機、超遠程空空導彈,以及將它們串聯起來的先進數據鏈,這才形成瞭一個高效的對空作戰殺傷鏈。

中國已構建起隱身戰機作戰體系

與之相比,包括印度空軍最先進的四代半戰鬥機“陣風”在內的“萬國牌”飛機,更像是處於“單打獨鬥,各自為戰”的狀態,不吃虧就怪瞭。從這個角度來想,即便印度火急火燎地引入隱身戰機和更先進的空空導彈,隻要其沒同步購買諸如先進預警機、偵察機、地面雷達系統等裝備,那就仍不可能構建起足以支持隱身戰機發揮100%戰力的體系。而在這顆星球上,能打造起隱身戰機作戰體系的國傢,目前有且隻有中美兩國。若是未來印度在中國的隱身和反隱身體系面前再度“碰一鼻子灰”,說不定又會給我們的外貿型裝備提供一個大大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