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中國都被認為是“全球擁有步兵戰車數量最多的國傢”。若將輪式步兵戰車、空軍空降兵部隊的傘兵戰車和海軍陸戰隊的兩棲突擊車排除在外來看,光是解放軍陸軍的手中,就有約4000輛履帶式步兵戰車,主要為2500輛左右的04系列步兵戰車和約1500輛的86系列步兵戰車。這其中,後者主要以經過改進升級的86A型為主,另有極少量的原裝86式。

中國陸軍現役的86A步兵戰車
按理來說,86式步兵戰車仿制自1966年開始服役的蘇聯第一代步兵戰車BMP-1,當作為“中國版BMP-1”的86式於1986年定型、1993年前後啟動量產並列裝部隊之時,其就已經帶有幾分“服役即落後”的意味。畢竟,當時美俄兩大陸軍強國的主力步兵戰車均已發展到第三代水平,如美國的M2“佈雷德利”和俄羅斯的BMP-3。但很有意思的是,作為全球第一代步兵戰車的締造者,繼承蘇聯大半衣缽的俄羅斯卻並未讓BMP-1完全退役,甚至還發展出瞭自用的最新型號,背後原因值得深思,恐更值得中國陸軍參考借鑒一番。

俄軍最新款的BMP-1AM步兵戰車
從俄羅斯國內流出的“勝利日”閱兵彩排儀式來看,在今年的閱兵式中,將有多款地面技術類重裝備通過紅場並接受檢閱。尤為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幾乎可用“老爺車”來形容的BMP-1也在受閱裝備之列,俄方將展示經過深度大改後的最新版BMP-1AM步兵戰車。相比起原本采用73毫米口徑滑膛炮和9M14反坦克導彈的原始型號,BMP-1AM換裝瞭BTR-82輪式步兵戰車的炮塔,主炮變為30毫米口徑機炮,還擁有一具反坦克導彈發射架。

原版的BMP-1步兵戰車
不僅如此,BMP-1AM在外觀方面的另一大改變,就在於加裝瞭諸如爆炸反應裝甲和格柵裝甲之類的附加防護手段,大大提升瞭整車防護效果。乍看上去,BMP-1AM有著遠在原版BMP-1之上的現代氣息,很像是一款“新一代步兵戰車”。不過,瞭解這款裝備的人都知道,在1990年前後,蘇聯對BMP-1做出瞭停產決定。也就是說,目前俄軍現役的BMP-1系列步兵戰車中,最“年輕”的一批也已服役瞭約35年。

BMP-1AM加裝瞭大量格柵裝甲
於是乎,這款問世於近60年前的老式步兵戰車,為何能在俄羅斯陸軍中煥發“第二春”呢?究其原因,恐在於現代陸戰形態發生瞭巨大的變化。從俄烏沖突中不難看出,受海量的自殺式無人機/巡飛彈的影響,昔日傳統的“裝甲部隊的大規模運用”、“坦克大會戰”和“裝甲集群長距離運動”等戰術戰法和戰鬥方式,基本已銷聲匿跡。以往以反裝甲作戰為優先用途的主戰坦克和步兵戰車等重裝備,似乎愈發向著“為步兵部隊提供火力支援為優先任務”的方向發展。

俄烏戰場上大量的自殺式無人機/巡飛彈
說得再直白一些就是,在自殺式無人機/巡飛彈的面前,無論是先進的戰後第三代主戰坦克,還是最常見不過的裝甲運兵車,它們其實都是“眾生平等”的,誰都扛不住低空獵殺。而在“為步兵部隊提供火力支援為優先任務”的大背景下,戰後第一代步兵戰車BMP-1和戰後第三代步兵戰車BMP-3的作戰效能,也就不再有太大的差異,等於變相“放大”瞭老舊裝備的戰鬥力。

BMP-1AM步兵戰車介紹圖
既然諸如BMP-1這樣的老舊裝備,能在全新形態的陸地戰場中,發揮出近似先進裝備的效能,那對前者的改裝和性能挖潛就有瞭實踐價值。如此一來,便可用相對較低的成本提升裝甲部隊作戰效能,以及維持陸軍技術類重裝備的規模。

86A步兵戰車主炮射擊
而在中國陸軍這裡,道理或許也差不多。86系列步兵戰車量產於1993年前後,現役數量約1500輛。這其中,約1300輛的86A型步戰或仍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擁有一定的使用價值。在下一代國產履帶式步兵戰車到位前,對86A進行如BMP-1AM那樣的進一步性能深挖,同樣有助於解放軍裝甲部隊的戰力提升和規模維持。還是那句話,既然在當下的陸地戰場形態中,老式裝備和新式裝備皆“眾生平等”,那前者就仍未到被徹底淘汰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