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碳中和城市驛站基地落戶樂山:年產值4億背後的“智造密碼”

第二十屆西博會樂山市投資推介會上的一個消息值得關註,那就是四川中雲匯項目。該項目以5G技術為核心,聚焦智慧城市裝備的研發與生產,計劃年產400臺套,未來三年累計產值將突破12億元。

於鐵成/文

在鐵成看來,這一項目看似並不大,但卻與樂山市“工業強市”戰略高度契合。要知道,目前樂山“241”現代工業體系中的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集群佈局,正在進一步推動樂山從傳統工業向高端智能制造轉型,中雲匯來得正是時候。

緊扣“碳中和”主題,通過5G技術賦能城市驛站設施的智能化與低碳化運營,是很值得期待的。5G支持的能源監控系統可實時優化設備能耗,減少碳排放;智能物流裝備則通過路徑優化降低運輸環節的能源消耗,與樂山碳達峰實施方案中“推廣綠色制造、構建智慧電網”的目標或將形成聯動。

就鐵成目前獲知,四川中雲匯是把樂山蘇稽作為企業總部與研發生產大本營的,這就是真正的落地。那麼,在落地之後,她能否促進樂山在5G技術應用領域的創新突破?

答案是肯定的。5G+工業互聯網技術可提升生產流程的數字化水平,與樂山現有相關產業鏈完全可以形成互補,與樂山新興產業的也能夠實現協同發展,加速技術跨界融合,培育新質生產力。

鐵成覺得,最讓人感慨的是,項目一期建設周期僅6個月,快速落地的“樂山速度”將直接創造大量技術崗位(如工程師、設備操作員等),並通過產業鏈延伸帶動物流、材料供應等配套行業就業。樂山碳中和技術創新需求(如碳匯提升、清潔能源開發)與項目結合,還將推動本地勞動力技能升級,比如能否通過成都理工、樂山師院、樂山職院校企合作培養5G運維、環保監測等專業人才?

從總投資額來看,5個億好像並不多,但賬不能這麼算。當中雲匯融入樂山“主動對接成渝雙城經濟圈”的戰略佈局,其5G智慧裝備的研發可承接成都的科技與人才資源輻射;在智能物流、低碳技術等領域的成果,未來有望通過川粵、川渝合作通道向更廣市場推廣,對於提升樂山在綠色產業領域的區域影響力能夠提供助力。

直接貢獻年產值近4億元的經濟增當然不是中雲匯落戶樂山的價值體現,在鐵成看來,更重要的是通過技術賦能、產業協同與綠色轉型,成為樂山工業升級與碳中和目標的“加速器”之一。#樂山頭條#​#樂山#​#城市觀察員#​#5G#​#碳中和#

作者系嘉州英才、客座教授、省級非遺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