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班組長一定要具有的八個問題意識

來源:你好資料菌

1.終端的問題就是主管的問題

好的現場管理方式應該讓員工帶著問題和興趣工作。班組長不但要培養自己的問題意識,還應該想辦法去激發員工的內在潛力,有意識地去激勵他們去發現問題、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讓他們形成自己對解決問題的獨特見解。

海爾的總裁張瑞敏講過一句話:“兵隨將轉,無不可用之人。兵不好,先是將的責任。”有些班組長卻不明白這一點,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抓管理,班組長就要自己首先把問題解析透徹,提出解決方案並指導實施。

如果自己不明白,卻總責問下屬,就是濫用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作為主管,我們應該明白,員工都是好員工,自己的行為往往決定下屬的行為。因此,終端出現問題,我們就應該首先從自己身上找問題。

2.心態決定成敗

如果你相信你能解決問題,那麼你肯定就能做到,思維決定一切。未來的競爭就是方法的競爭。決勝競爭的方法在於人腦,人腦的價值在於思維方式。所以一切變化源於思維,也止於思維。在一項任務剛開始被執行時,我們的心態決定瞭最後的成敗,心態勝於任何其他因素。在現場管理過程中,我們隻有具備瞭好的心態,才能把問題解決好。

3.發現不瞭問題本身就是問題

發現不瞭問題是最大的問題。我們來看一個例子,吊車上的繩子眼看就會斷掉,東西就要砸下來瞭,這顯然已經是大問題瞭,可事件的主人公居然還說沒有問題!所以,看不出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作為主管一定要努力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4.事情是人的鏡子

員工是班組長的鏡子。我們經常說人品決定產品,從你做的事情怎麼樣,就能看出你這個人做人怎麼樣。一看員工就知道主管怎麼樣,也就是說,有什麼樣的主管,就會有什麼樣的員工--主管如果懶惰,員工就更懶情:主管不負責任,員工就更不負責任,這是成正比的。

我們經常說,隻有合格的員工,才會生產出合格的產品:隻有合格的主管。才會有合格的員工。因為員工都是主管帶出來的,所以員工的問題就是主管的問題。一個企業隻要解決好瞭主管的問題,其他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如果主管什麼問題都解決不瞭,企業的制度和政策無論多好都無法派上用場。

5.重復發生的問題就是作風問題

沒有人能夠保證自己一次錯誤都不會犯。犯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犯瞭錯誤之後不知道分析和總結,讓同樣的錯誤重復發生。我以前經常跟我的同事非勃一句話,"我們最好不要犯錯誤,要犯就犯高級錯誤。”作為管理者,主管不允許犯低級錯誤。

第一次犯錯是不知道,責任由領導來承擔;第二次犯錯是不小心,這樣你就要承擔99%的責任,領導承擔1%的責任;第三次犯錯,那就是故意的。同樣的錯誤一犯再犯,領導承擔不瞭,企業也無法承扣。重復發生的問題就是作風的問題。作風有問題,就說明這個人不適合擔任這項工作,被崗位淘汰是遲早的事情。

6.沒有問題就沒有機遇

有些人不願意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但事情肯定是必須有人去做的。如果今天上司把本該交給你處理的工作交給李四,明天就會把另外一件事交給王五,那你還剩下什麼工作?當你無事可幹的時候,離“走人” 就沒有多遠瞭!

所以,我們不要抱怨問題太多,而要敢於面對問題。假如沒有問題的話,企業為什麼還要聘請我們?我們一定要將問題當成機遇,努力去解決它,並且還要解決好。

7.掩蓋問題就是制造危機

掩飾或回避問題隻會延誤問題的解決時機,造成更大的問題。假如問題是你本人造成的,你卻不立即自檢或改正,甚至企圖推卸責任或隱瞞問題,那麼這將對公司造成更大、更深遠的傷害。碰到問題時,我們首先必須團結一致解決問題,然後再討論責任歸屬問題及預防問題再次發生的方法。

8.快速解決問題

對於問題的解決,良好的觀念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問題被發現得越晚,解決起來就會越困難,造成的損失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