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腎病患者的疾病診斷都有幾項,甚至十幾項。高血壓、糖尿病、系統性紅斑狼瘡、冠心病等,要麼是病腎引起的,要麼是腎病的基礎病。這些“走腎”的病都在一步步榨幹腎臟健康。

長期高血壓引起腎小球動脈硬化,腎臟又有多種途徑參與血壓調節,所以,高血壓與腎臟病互相影響加強。據統計,在非透析的慢性腎臟病患者中,有高血壓的占67.3%。
腎損害的發生率與高血壓的嚴重程度、持續時間有關。一般長期高血壓控制不達標5-10年,就會出現蛋白尿,蛋白尿沒控制住,幾年以後血肌酐就會升高,病情就發展到慢性腎衰竭階段。

對於已經出現蛋白尿的腎病患者:
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出1克,則血壓需被嚴格控制在125/75mmHg以下;
若尿蛋白定量未達1克,血壓則應被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二、糖尿病:一旦發現很難逆轉,早期指標要主動檢查糖尿病腎病是長期、遷延的過程,腎損傷一旦發生,基本上難以逆轉。一般,糖尿病的病人大概8到10年會有糖尿病腎臟病。
值得註意的是,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患者早期發現腎損傷的金指標,發現異常,一定要予以重視,積極展開系統治療,早期幹預可以有效延緩進入腎衰竭。關於這一點,還需要患者本人有主動健康的意識,定期篩查。
預防糖尿病腎病,要經常關註空腹血糖、餐後兩小時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

空腹血糖正常值為3.9-6.1mmol/L
餐後兩小時血糖正常值通常為3.9-7.8mmol/L
糖化血紅蛋白正常范圍在4%-6%
另外,空腹血糖在5.6mmol/L以上時,糖尿病的發生率是明顯增多的,這部分人群也被稱為糖尿病候補隊員,也是需要進行控糖管理的。
#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肌酐##腎衰##腎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