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彈射300次!官方首曝“福建艦”關鍵性能,是“山東艦”6倍?

到目前為止,國產首艘電磁彈射型航母“福建艦”已完成8輪海試。盡管種種跡象都表明,該艦有極大概率已通過固定翼艦載機的彈射放飛和阻攔著艦科目,但官方就是主打一個“我什麼都不說”,把權威消息“捂瞭個嚴嚴實實”。但還好,官方還是以類似“旁敲側擊”的方式,透露出瞭一個極其重要的信息,那就是“福建艦”的電磁彈射器的放飛效率。

央視的相關報道

央視的相關報道

據央視報道,受邀擔任特約評論員的國內某權威軍事專傢證實,“按照目前電磁彈射基本工況效率,‘福建艦’可實現每晝夜270架次~300架次的彈射水平”。很顯然,這句話可謂是分量十足,在相當程度上透露出瞭“福建艦”的戰鬥力究竟幾何。我們知道,在2024年的一次遠洋航行訓練過程中,國內官媒曾稱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在9天時間內,共進行瞭570架次的艦載機起降,平均每天約63架次。這其中,每天約50架次的放飛作業來自固定翼艦載機殲-15,其餘的十幾架次則屬於艦載直升機。

“山東艦”放飛殲-15

而今,專傢提到的“福建艦”在一晝夜內可實現270架次~300架次的艦載機放飛量,均為“彈射放飛”,顯然並沒有把無需彈射器即可升空的艦載直升機計算在內,這就讓相關數據的含金量大大提升瞭。如果一天放飛300架次的固定翼艦載機,是“福建艦”所能達到的某種能力上限,那就意味著其在這方面的性能,將是滑躍起飛型航空母艦“山東艦”的6倍之多。前者的綜合戰力究竟有多麼強,想必已然無需再多說瞭吧?

“福建艦”彈射殲-15T和空警-600預想圖

同時,我們有理由相信,專傢在央視相關節目中披露的數據,是站得住腳的。通常來說,一艘航母單日放飛架次的能力和相關數據,會通過如下幾個流程得出並確定:

解放軍地面模擬航母設施

其一,研發人員和機構會結合航母飛行甲板尺寸、彈射器和升降機佈局、艦載機的尺寸和擺放模式,以及甲板艦勤人員作業效率等因素,通過紙面計算得出一個大概的數字結論。

其二,在紙面計算數據的基礎上,通過地面模擬航母設施,以人員和裝備執行真實作業的方式,得出一個接近實際狀況的數字結論。

其三,在地面模擬航母設施得出的數字結論基礎上,通過航空母艦海上實際放飛艦載機的方式,得出在真實環境下的準確數字結論。

“福建艦”很可能已完成彈射測試

需要註意的是,真實環境下的準確數字結論,通常不會是一成不變的,這就是真實環境對艦載機放飛作業所帶來的影響。如白天和夜間開展艦載機放飛作業的效率是不一樣的,不同的海況也會對艦載機放飛作業帶來各自不一的影響。正因如此,航母在真實環境下的艦載機放飛架次,就會以“XX架次~XX架次”這一范圍來體現。而今,既然官方媒體將“270架次~300架次”這一數據大大方方地公佈瞭出來,恐意味著“福建艦”在之前的海試過程中,進行過諸如“以最大效率進行艦載機放飛”等科目的測試,這才獲得瞭一個較為準確的數字。

“福特”號核動力電磁彈射型航母

說來有趣,在大洋彼岸,如此高的艦載機單日放飛架次,也是人類首艘采用電磁彈射器的航空母艦“福特”號的目標。早年間,美國海軍為“福特”號設定的相關性能標準,就是12小時中完成不低於160架次的艦載機放飛,即24小時內可完成320架次放飛。當然,這是一個理論數字,考慮到夜間執行艦載機放飛作業的效率會低一些,故“福特”號的彈射器差不多也應具備同“福建艦”相似的“一晝夜270架次~300架次的放飛能力”。

“福特”號的彈射器故障率極高

然而現在看來,盡管“福特”號已服役10年之久,困擾彈射器的故障問題卻仍未被完全解決。美國國防部曾發佈報告稱,該艦的電磁彈射器平均每彈射272次,就會遭遇1次故障,遠低於平均每彈射4166次才出1次故障的要求。受此影響,在為數不多的幾次部署中,“福特”號的固定翼艦載機單日放飛架次,始終沒能來到三位數的水平。

“福建艦”完全體預想圖

看起來,美國設定但未能實現的目標,很可能是被“福建艦”給搶先完成瞭。一架又一架殲-15T和殲-35,從該艦的飛行甲板上騰空而起的場面,很快就要到來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