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被許多國內軍迷戲稱為“斯拉夫大區”的俄烏沖突,其在3年多的時間中,給我們奉上瞭一個又一個經典且震撼的時刻。這一次,名為“烏克蘭以民用卡車滲透進入俄羅斯境內並放飛大量自殺式無人機,導致俄空天軍至少4座機場遭襲,多架戰略轟炸機等軍機被毀”的事件,就再度給各國奉上瞭一個足以寫進軍事教科書的戰例和課題。不過,事情僅僅到此為止嗎?恐怕未必。這場頗為成功的襲擊戰恐意外地打開瞭一個可怕的潘多拉魔盒,乃至將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多國,造成相當程度的負面影響。

烏方確認和評估襲擊行動所取得的戰果
從各界對這起襲擊事件的評論來看,許多人都將著眼點置於“俄羅斯疏於防范,身為寶貴的空基核打擊平臺的戰略轟炸機,就這樣大剌剌地露天停放於機場,對自殺式無人機毫無防護性可言”。隨後就有人提出,“俄羅斯遭受的血淋淋的教訓,也給中國提瞭個醒,那就是不僅要為戰鬥機等戰術類飛機修建機庫和加固機堡等設施,也要為轟炸機、運輸機和預警機等軍機,修建相同用途的基礎設施,以提升此類大型戰機的生存力”。

露天停放的俄軍轟炸機
然而,站在俄羅斯的角度來想,其之所以選擇把轟炸機露天停放,以至於俄烏沖突都打瞭3年多,俄空天軍仍未修建轟炸機機庫等設施,真的是普京政府不想這麼做,抑或是過分大意嗎?答案或許是否定的。真正的原因,其實與《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又名《第三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有關。

露天停放的美軍B-2轟炸機
在2026年到期的美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中,明確規定瞭“兩國應按條約要求,將可攜帶核武器的戰略轟炸機露天停放,以便雙方的衛星能夠互相記錄這些轟炸機的數量”。對於這一條,美國和俄羅斯都進行瞭較為嚴格的遵守和執行。不僅是俄空天軍將大量轟炸機露天停放,美國空軍亦是如此。即便是因采用瞭隱身塗層且對日常停放和保養均有著較高要求的B-2隱身轟炸機,美軍也僅修建瞭4座可容納該機的機庫,單座機庫僅可容納1架B-2,即大部分B-2轟炸機都處於露天停放狀態。

露天停放的美軍B-2轟炸機
所以說,俄空天軍轟炸機部隊的大多數轟炸機,均以近乎無防護的方式露天停在機場停機位中,固然與修建此類大型機庫所需的金錢和時間成本較高,且工程難度較大有關。但更多的因素,還是與遵守和確保美俄之間的戰略核武器互信有關,這是全球擁有核武器數量最多的兩個核大國之間的一條底線。然而現在看來,事情卻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且極有可能向著可怕的深淵滑去……

美俄之間的核平衡恐被打破
對於處於戰爭狀態下的俄羅斯來說,遵守《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後果就是讓自身嚴重受創,尤其是讓無比珍貴的空基核載具數量遭到減少。從這個角度來想,烏克蘭乃是在削弱俄羅斯的核武器傢底和戰略基石,以至於讓俄羅斯難以再較好地維持與美國的核武器平衡,這絕對是難以被莫斯科方面所接受的。

從機庫中被拖出的俄軍轟炸機
於是乎,普京政府會采取怎樣的行動呢?一種可能性就在於,為瞭避免再度出現損失,俄羅斯或將著手為部署有戰略轟炸機的機場,修建機庫和加固機堡等設施。但這樣一來,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國傢,都難以再確定俄軍轟炸機的具體部署位置和裝備數量,畢竟誰都不知道機庫和加固機堡內是否停放有戰略轟炸機。也就是說,美國和俄羅斯在核武庫領域原本較高的透明度和互信程度,極有可能將就此蕩然無存。

核軍備競賽恐將爆發
那麼,這會帶來怎樣的結果和影響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軍備競賽、尤其是核武器軍備競賽或將再度開啟。不光是美俄兩國,全球都有可能再度回到“核戰爭隨時可能爆發”的瘋狂且危險的冷戰狀態。這對於中國、乃至是世界各國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想必大傢懂的都懂瞭吧……

核毀滅效果圖
所以說,烏克蘭策劃並實施的這次打擊行動,絕不僅僅是削弱瞭俄羅斯的戰爭能力,其在很大程度上動搖瞭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核平衡,所帶來的影響是巨大且深遠的。經此一事,各軍事強國、特別是有核國傢或都將做出某些反應,相關舉措則可能讓一些來之不易的核透明、核互信,以及所達成的相關條約等,均一夜歸零,這必將波及全人類和整個世界。隻能說,希望事態不要進一步發展和升級,否則總有一天,人類文明或將徹底被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