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西藏礦業6月2日晚間發佈公告,決定對控股子公司白銀紮佈耶鋰業有限公司100%股權的公開掛牌轉讓價格進行調整。調整後的白銀紮佈耶將以1.77億元繼續掛牌出售。
此次調整,距離其上次掛牌轉讓已過去數月,且上次掛牌以失敗告終,這一事件背後反映出西藏礦業在當前鋰行業環境下面臨的諸多挑戰與戰略考量。

白銀紮佈耶是個毫無疑問 “燙山芋”,已經經歷瞭多次掛牌。
白銀紮佈耶首次掛牌是在2022年9月,彼時該公司經資產評估後的底價不低於6.84億元。隻是多因素疊加影響下,白銀紮佈耶短時間內並未成功出售。不巧的是,就在掛牌兩個月後,國內鋰價開始出現下跌,鋰鹽這個“香餑餑”也成瞭“燙山芋”。
2023年8月,白銀紮佈耶第五次掛牌期滿後,公司仍未征集到意向受讓方。按照相關規定,白銀紮佈耶100%股權掛牌轉讓底價調整為3.42億元,在首次掛牌價格的基礎上降價50%。
2023年9月,西藏礦業將其持有的白銀紮佈耶鋰業公司100%股權的掛牌底價,以2.74億元的底價出售,在首次掛牌的基礎上打瞭4折。至此,白銀紮佈耶進行瞭七輪公開掛牌轉讓,但仍未有人接手。

這一問題根源在於其業務模式。
公開資料顯示,西藏礦業成立於1994年,主營業務為鉻礦、硼礦、鉛鋅礦、錫礦、高嶺土、銅礦、金礦、鋰礦的開采及銷售等。白銀紮佈耶為其礦產品生產經營分部。
與西藏礦業不同的是,白銀紮佈耶隻是是鹽湖提鋰的加工廠,並不具有鋰礦資源,且鹵水提鋰企業數量較少,加工產線往往與資源產地相鄰。在碳酸鋰價格持續下跌的市場環境下,高成本、低效率已成為致命傷,因此白銀紮佈耶短時間內並未成功出售。
如今,碳酸鋰期貨價格甚至已經跌破6萬元/噸關口,整個市場的價格底線再次被擊穿。面對碳酸鋰價格“雪崩”的情況,鋰企不得不做出反應,降低經營風險。
總體來看,當前碳酸鋰走勢存在一定爭議與不確定性,業內觀望情緒較重,也進一步加大瞭白銀紮佈耶尋找接盤方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