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女排史上上海女排曾經創造過全國五連冠的輝煌歷史,湧現瞭李國君、許新、王怡、李月明、諸韻穎等多名國手。生不逢時,不幸的是她們都沒趕上中國女排的鼎盛周期,與世界冠軍僅差一兩個臺階。
體育比賽是用勝負來決定名次的遊戲,每次比賽的結束必然會導致一部分人歡天喜地;另一部分人痛不欲生。與上海諸多世界亞軍、季軍隊員相似命運的運動員還有好多位,她們是中國女排“白銀一代”的代表,她們的排球人生是光榮的、驕傲的,更帶有些傷感與遺憾。

賴亞文,1970年出生,遼寧隊隊員,在國傢隊服役近十年,是中國女排史上一位兢兢業業的優秀副攻,進攻手段多樣,攔網成功率高,而且她有著很好的一傳技術。她曾經隨國傢女排兩次獲世界杯季軍,二次世錦賽亞軍、奧運會和世界杯各一次亞軍。她應該是中國女排史上獲世界亞軍最多的運動員。她還曾經是98年世界錦標賽“最佳防守獎”獲得者。

孫 玥,1973年出生,江蘇隊主攻隊員,18歲進國傢隊,前國傢隊隊長,技術全面,作風頑強,有“小老虎”之稱,曾隨國傢隊獲得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及98年世錦賽亞軍和95年第七屆世界杯季軍。她不僅球扣的好,而且形象美麗大方,深受廣大球迷喜愛,曾經在98年世錦賽上被評為“最受歡迎運動員”。

崔詠梅,生於1969年,八一隊接應隊員,她是中國女排第一個采用跳發球的運動員,身體素質較好,是一名難得的左手將,隨國傢隊獲得過1996年奧運會和1998年世錦賽各一次亞軍。

李艷,生於1976年,身高僅1.78米,來自福建,小個子主攻的優秀代表,比賽中她會發揮彈跳好、手上技術出色的優勢,後改打自由人位置,成為中國隊後防核心。她是中國女排奪取1996年奧運會和1998年世錦賽亞軍的主力隊員。

吳詠梅,1975年出生,來自八一隊,背溜、背飛堪稱當時的一絕,她可以打出短平快等多種戰術快球。參加過兩次奧運會,並隨國傢女排奪得1996年奧運會的亞軍,在1998年主力副攻王怡突然離隊的情況下,她與傷愈不久的賴亞文挑起副攻的重擔,為那年中國隊拿下世錦賽亞軍立下汗馬功勞。

邱愛華,1977年出生,1997年進國傢隊,是跑動進攻型接應二傳的傑出代表,尤其她的後排進攻、大力跳發球體現瞭較好的腰部力量和進攻力度。她隨國傢隊1996年奧運會、1998年世錦賽各拿過一次亞軍。
這波隊員都集中在1995至1999年郎平執教期間,她們有幸趕上瞭世界級水平的主教練,但隊中最大缺陷是缺乏郎平、朱婷式能夠一錘定音的世界超級主攻,迫使我們幾次飲恨屈居亞軍、季軍。
世界冠軍是每位運動員夢寐以求的最高目標。殘酷的事實使人有時不得不相信命運的安排,一個優秀的運動員不僅需要遇到好教練、好隊友,更需要有好的運氣,有時往往因為一兩個球沒處理好,就註定一輩子與世界冠軍擦肩而過。
另外像王一梅和李娟作為國傢隊主力雖然多次代表國傢隊征戰,但最好成績僅獲得過2008年奧運會的季軍,也是十分可惜的。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