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鑒“蘇超”打造“樂超”,用武術超級聯賽點燃樂山文旅體新引擎

5月10日,江蘇“蘇超”(足球聯賽)啟幕。65%球員來自教師、學生、快遞員等非職業群體,以城市命名組隊;巧妙轉化“散裝江蘇”“十三太保”等網絡梗,衍生“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等熱梗,引爆社交媒體傳播;主客場賽制帶動跨城消費,端午期間拉動全省文旅消費超14.6%增長;開賽三輪吸引​超18萬現場觀眾,印證瞭​​草根賽事深耕本土文化​​與​​政府多部門協同​​的破圈路徑。

樂山具有峨眉武術的天然稟賦,能否啟動“樂超”(樂山武術超級聯賽)呢?答案是肯定的。

於鐵成/文

區域性賽事的啟示,不可小覷從“蘇超”現象到樂山機遇應該怎麼看?江蘇“蘇超”足球聯賽的逆勢崛起(真的算是逆勢瞭,畢竟中超都沒有多少人看),核心在於本土化深耕與文旅深度融合:通過下沉至縣域社區,結合地方文化打造賽事IP,將觀眾從“看客”轉化為“參與者”,並聯動餐飲、住宿、文創等業態形成消費閉環。這一模式為樂山提供瞭范本——依托非遺武術文化底蘊,以賽事為媒介激活文旅產業鏈,實現“以小搏大”的破圈效應。

蘇超火爆出圈

而樂山,是有著自己的獨特基因與天然稟賦作為峨眉武術發源地,樂山在傳統武術而言,屬於“根正苗紅”。就非遺而言,不但有峨眉武術國傢級IP,還有嶽門武術這樣的省級IP,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大有文章可做。而“中華武術源流”基因是打造差異化賽事的核心競爭力,比大眾化足球更易凝聚文化認同感。

金頂論劍

樂山的武術賽事運營基礎也很成熟!高級別的國際峨眉武術節、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都在樂山舉辦過多屆,本土的品牌峨眉武術錦標賽也已舉辦3屆,具有一定的群眾基礎。更值得一提的是,國內頂級知名格鬥賽事“峨眉傳奇”盡管發端於成都,但用的也是“峨眉派”的牌子,並且作為商業賽事運作多年,在國內外均有較大的影響力,也曾在樂山多次舉辦賽事,融合度良好。正因為此,早在2019年,鐵成就曾多次提出建議在樂山搞“武術散打聯賽”的建議。

更重要的是,啟動“樂超”,在樂山具有政策戰略支撐今年1月,樂山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工業強市、文旅興市”發展戰略,要按照“節奏更快、效率更高、質量更優”工作要求,突圍崛起、提速晉位,確保打贏經濟“翻身仗”、圓滿收官“十四五,這與賽事驅動文旅消費的邏輯高度契合。

說瞭這麼多,鐵成想說的就是,“樂超”可以幹,也應該幹!那麼,究竟怎麼幹?一點淺見,謹供領導和相關部門參考。

首先要確立“樂超”的精神內核:以“蘇超”為鑒,明確“全民參與+城市榮譽”的核心邏輯,將“為傢鄉而戰”的凝聚力與峨眉武術“以武會友”的傳統精神結合,形成“以武彰城、以賽興旅”的新敘事。在賽制設計方面,用雙軌融合激活傳統武術生命力!

具體賽事玩法可以三箭齊發:傳統武術賽道,設套路表演賽、甲胄兵擊對抗賽,突出非遺美學;散打搏擊賽道;促成“峨眉傳奇”與樂山市峨眉武術協會合作,按體重分級對抗,增強觀賞性與懸念感;全民挑戰環節,設置“樂超全民體驗營”,市民遊客可參與短訓並上臺展示,復制“村超”的參與感經濟。

嶽門武術第四代傳承人小敏妹

金頂論劍

全民海選機制,參照蘇超“職業+業餘同臺”模式,開放武術運動員、高校學生、業餘愛好者等多元群體組隊,以區縣為單位命名戰隊(如“峨眉猛虎隊”“犍為先鋒隊”“夾江猛龍隊”),廣泛海選,優勝者成為正式隊員代表傢鄉出戰;設立 “論劍嘉州”傳統套路賽(兵器、拳法非遺展演)與 “大佛擂臺”自由搏擊賽(按體重分級實戰),兼顧文化傳承與觀賞性。

峨眉傳奇傳統武術擂臺賽

力推區縣對抗玩法,借鑒蘇超“德比梗文化”,設計 “川鹽爭霸”(五通橋vs井研)、 “山佛PK”(樂山大佛vs峨眉仙山)等主題對戰,通過文旅符號碰撞制造話題;同時引入 “文旅積分制”:戰隊勝負關聯區縣景區優惠(如峨眉山、千佛巖、小火車等門票折扣),將賽事熱度轉化為消費動力。

場景賦能,山水實景打造沉浸式武俠IP賽場即景區!在樂山大佛景區設舞臺,結合聲光技術演繹《俠影嘉州》主題秀,突出文旅沉浸感。在峨眉山清音閣辦 “竹林論武”,在蘇稽古鎮設 “蹺腳牛肉功夫市集”,形成“一賽一景”文旅動線。樂山美食當然是不可少的,推出 “俠客能量包”(甜皮鴨+咔餅+醬牛肉)和賽前誓師推薦點和賽後聚餐推薦點,向賽事參與者和觀眾推薦樂山優質餐飲門店,門店對各餐食隊給予折扣優惠,實現雙贏。

賽事+活動,由樂山市文旅體部門指導並監督,樂山市峨眉武術協會等行業協會具體實施,全面落地開花。

打造“樂超”,讓“一場賽事激活一城山水”,用一至兩年時間,試水調整梳理賽事活動,作出全國影響力;隨後形成固定賽季制,並與樂山大佛旅遊節、峨眉山冰雪節聯動,完善“賽事+景區減免+民俗展演”模式,再通過“中泰、中日格鬥擂臺賽”等跨境賽事,對接亞洲武術市場,打造西南武術文化樞紐。

當蘇超以“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解構競技嚴肅性時,樂超正可借 “以武止戈,山水為證” 的東方哲學,讓千年武脈在擂臺燈光下重生。#樂山##城市觀察員##樂山頭條#

作者系嘉州英才、高校客座教授、省級非遺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