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際政壇有件大事,直接在輿論場炸開瞭鍋—— 德國前外長貝爾伯克當選為聯合國大會主席。本來聯大主席換屆也算常事,但這位新主席一上任,為啥俄羅斯直接說這是 “聯合國的災難”?咱今天就嘮嘮背後的門道。

6 月 3 號,選舉結果一出來,好多人都驚掉瞭下巴。貝爾伯克以 167 票對 7 票的懸殊差距,把德國前外交官施密德甩在身後。說實話,明眼人一看就覺得不對勁。施密德那履歷、經驗,怎麼看都更像能扛起聯大主席擔子的人。但是德國綠黨拿氣候基金做籌碼換來提名,加上美國一從中操作,施密德直接成瞭黨派利益交易的“犧牲品”。這場選舉,透著股子 “不公平競爭” 的味兒。

貝爾伯克當選後,張嘴就說要當聯大“誠實” 的斡旋人。這話乍一聽,還挺像那麼回事兒,可細琢磨全是槽點。俄羅斯代表波利揚斯基直接 “開炮”,一點面子都不給,直言她的當選就是聯合國的災難。為啥這麼說?因為貝爾伯克這人的行事風格,實在太讓人不放心瞭。她骨子裡帶著嚴重偏見,滿腦子極端的黨派主義,聯合國這麼重要的國際舞臺,交給一個極端的人領導,誰會放心呢?咱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也問得一針見血:“你要是當瞭聯大主席,打算咋帶著大傢對抗單邊主義,維護聯合國的權威?” 這話問到瞭點子上,可惜貝爾伯克至今也沒給出讓人信服的答案。
要弄明白為啥大傢都反對貝爾伯克,還得扒一扒她的“黑歷史”。在當德國外長之前,貝爾伯克其實是個蹦床運動員,還拿過三屆德國蹦床錦標賽銅牌,所以被人調侃成 “蹦床外長”。從蹦床賽場跨界到政壇,這跨度夠大的。她上臺靠的可不是實打實的政績,而是靠著喊極端的環保口號,一頓操作猛如虎,愣是給自己攢瞭不少人氣。可這種不看能力隻靠 “嘴炮” 上位的路數,要是帶進聯合國,誰能信她真能把事兒辦好?

等她當上德國外長,那就更離譜瞭。按理說,作為一國外長,得把自傢國傢利益放在首位吧?可貝爾伯克偏不。就拿北溪 2 號工程被炸這事來說,這工程要是修復,德國能從俄羅斯進口便宜能源,對德國經濟好處多瞭去瞭。可貝爾伯克倒好,一聽俄羅斯 “侵略” 烏克蘭,立馬跳出來反對修復。結果呢?德國隻能從美國買高價能源,企業成本蹭蹭往上漲,德國經濟復蘇直接被潑瞭盆冷水。德國前總理朔爾茨還算理智,主張有限度支持烏克蘭,貝爾伯克倒好,一門心思推動給烏克蘭送各種先進武器。這麼一對比,明擺著她根本不把德國利益當回事兒,完全就是美國在歐洲的 “提線木偶”。

在歐洲政壇,像貝爾伯克這種極端親美的政客還真不少,長期以來,美國一直都註重扶持這種政客,當成是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目的就是為瞭鞏固霸權、攪動局勢。而這些親美政客一旦上位,就會勢必代表美國的利益,跟中國作對,貝爾伯克就因為出格的對華言論而被美國所青睞,她曾經說,不想跟中國呆在一個星球之上。
這樣一位是非不分的政客來領導聯合國大會如此重要的機構,顯然是一場巨大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