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際政壇上的大新聞,估計大傢都聽說瞭——中美元首通電話,直接讓全球吃瓜群眾目瞪口呆!這通電話可不簡單,直接給最近劍拔弩張的中美關稅戰畫瞭個轉折符,還讓一向強硬的特朗普態度來瞭個180度大轉彎,接連做出5個重大讓步。說真的,這波操作簡直就是現實版的“劇情大反轉”,今天咱就好好嘮嘮,為啥說這通電話標志著美國大敗!

這話得從4月份說起,特朗普上臺後,覺得自己手裡握著關稅這張“王牌”,就能把中國拿捏得死死的。他當時那口氣,狂得沒邊兒,放話說中國承受不瞭失去美國市場的後果,肯定會巴巴地主動打電話求和,他就等著在白宮“坐收漁利”。但是沒想到中國根本就不理他,幾個月過去瞭,特朗普眼巴巴地等啊等,電話鈴愣是沒響,這下可把他整懵圈瞭。
美國那邊其實早就扛不住瞭。關稅戰就像一把雙刃劍,表面上是想打壓中國經濟,可實際上,美國的消費者和企業也跟著遭瞭殃。美國老百姓去超市買東西,發現物價蹭蹭往上漲,以前幾十美元能拿下的商品,現在得花上百美元,這誰受得瞭?美國企業也愁得不行,從中國進口的原材料成本直線上升,這也就導致美企不得不裁員,壓縮規模。

沒辦法,美國隻能主動低頭,通過各種渠道聯系中國,求著要談關稅問題。雙方好不容易在日內瓦坐下來談判,雖然達成瞭一些協議,降低瞭部分關稅,但矛盾和分歧還是不少,談判陷入僵局。特朗普這下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眼瞅著國內經濟形勢越來越差,中期選舉越來越近,再不解決關稅問題,他的支持率怕是要一跌到底。所以,他幹脆直接宣佈本周內要和中國領導人通電話,就差把“我急瞭”三個字寫在臉上瞭。
終於,在6月5號晚上,這通萬眾矚目的電話,北京接通瞭。從一開始,咱就能看出美國的被動。中方通稿裡用的“應約”倆字,那含義可太豐富瞭,明擺著是美國求著要打的電話。這和幾個月前特朗普趾高氣昂等中國電話的樣子,簡直是天壤之別。
電話裡,特朗普的態度轉變,那叫一個離譜!第一個讓步,他居然開始大談中美合作的重要性,說中美攜手能辦成好多大事。要知道,特朗普上臺以來,一直把中國當成最大的“戰略對手”,各種貿易制裁、技術封鎖輪番上陣,能給中國制造麻煩的事兒,他一件都沒落下。現在突然談起合作,這態度轉變,估計連他的鐵桿支持者都得驚掉下巴。就好比前一秒還在你傢門口罵街,後一秒突然笑臉相迎說要和你做兄弟,這反差誰能受得瞭?

第二個讓步更讓人意外,特朗普竟然表態願意看到中國經濟高速增長。這可太諷刺瞭,當初他發動關稅戰,不就是因為眼紅中國經濟發展太快,想給咱們使絆子,想讓中方經濟陷入停滯,甚至還脅迫其他國傢,一起對中國經濟脫鉤。現在突然來這麼一句,不知道他自己說出口的時候,會不會覺得臉疼?這就像有人一直追著你打,打得你鼻青臉腫,結果有一天突然說:“我其實希望你越來越好”,任誰聽瞭都得懷疑這人是不是在憋什麼壞心眼兒。
第三個讓步,特朗普再次強調支持一個中國政策。雖說美國政府嘴上一直說支持,但背地裡幹的那些事兒,完全就是在挑戰中方底線。又是給“臺獨”勢力賣武器,又是派官員竄訪臺灣地區,把“一個中國”原則當成一紙空文。但是特朗普表態的時機比較特殊,因為當前中美正在進行關稅戰談判,起碼讓國際社會看到,在強大的中國面前,美國也不敢明目張膽地在臺灣問題上玩火瞭。但咱們也不能掉以輕心,畢竟美國的承諾,可信度實在不高,還得看他們後續的實際行動。
第四個讓步,關於日內瓦關稅談判協議的落實。這說明,同中國的關稅戰,美國已經扛不住瞭,想要快點結束這場兩敗俱傷的爭鬥。之前談判雖然達成瞭部分協議,但雙方在很多關鍵問題上還存在分歧。現在特朗普主動表態要落實協議,就是想趕緊給國內一個交代,穩住搖搖欲墜的經濟。

第五個讓步,是關於中國留學生的。最近哈佛大學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不少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的學習和生活都受到瞭影響,搞得人心惶惶。特朗普這時候表態歡迎中國留學生,一方面是想緩和中美之間緊張的人文交流氛圍,另一方面,也是看到中國留學生給美國帶來的巨大經濟收益。每年那麼多中國留學生去美國,學費、生活費加起來,那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美國高校和相關產業都指著這筆錢“續命”呢。
這五個讓步一出來,明眼人都能看到,美國在這場關稅戰裡徹底敗下陣來。中國用實力證明瞭,面對霸權主義,一味忍讓根本沒用,拳頭才是硬道理!咱們不主動惹事,但也絕不怕事。美國以為靠關稅大棒就能嚇住中國,結果自己先扛不住瞭。這通電話,就是中國外交和經濟實力的一次漂亮展示,讓全世界都看到,中國不可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