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殲敵最多大戰役,全殲133個師:92萬俘虜繳械投降,漫山遍野

一、

1949年7月14日寶雞解放後,曾經在大西北耀武揚威的胡宗南所部遭遇毀滅性打擊。

已經徹底被嚇破膽的胡宗南隻能灰溜溜的跑到漢中,舔舐自己的傷口。

胡宗南心裡非常清楚,自己以敗軍之將的身份去見蔣介石肯定沒有什麼好果子吃。

所以他聯絡瞭同樣戰敗的川湘鄂邊區綏靖公署主任宋希濂,這才在8月份的時候到重慶見瞭氣急敗壞的蔣委員長一面。

當時的蔣介石死活不願意承認失敗,還準備要全力反攻,於是他命令胡、宋二人重振旗鼓,打一場漂亮仗。

胡宗南知道這場仗肯定是不能打的,因此他唯唯諾諾的建議蔣介石放棄西南轉進滇緬,說這樣可能還有一線生機。

從戰略上來看這麼做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轉進滇緬就意味著直接承認失敗,這是蔣介石所不能,也不願接受的。

於是蔣介石勃然大怒,狠狠的訓斥瞭自己的心腹愛將一頓,讓他不惜一切代價,務必全力守住西南。

西南地區山大林密,環境錯綜復雜,蔣介石覺得把剩餘的國民黨大軍投放在這裡,解放軍肯定會顧此失彼。

到瞭那個時候自己反敗為勝的機會就來瞭。

蔣介石的小算盤打得很響,但他不知道的是,1949年5月,中共中央就已經定下瞭進軍西南的計劃。

第二野戰軍和第一、第四野戰軍各一部,在劉、鄧、賀三位首長的指揮下做足瞭萬全的準備。

7月16日,大軍開拔,西南戰役正式打響。

為瞭戰後能夠盡快恢復西南地區的安定,戰爭剛一開始,按照中央的指示,由鄧、劉、賀三位首長牽頭成立瞭中共中央西南局。

其中鄧公擔任西南局第一書記、劉帥擔任第二書記、賀帥擔任第三書記。

在他們三位的指揮下,人民解放軍士氣高漲,一路橫推,打的西南國民黨部隊望風而逃。

蔣介石一看自己寄予厚望的部隊完全不頂事,幹脆就把剛剛上任不久的陸軍總司令顧祝同派來,讓他組建粵桂防線。

顧祝同信誓旦旦的給蔣介石保證,說有他在廣州和雲南肯定無恙。

但結果他花心思組織的防線連一個月都沒有撐住,就土崩瓦解。

10月14日,長堤東亞大酒店首次升起瞭五星紅旗,廣州宣佈解放。

廣州丟失以後,顧祝同、宋希濂和胡宗南三個“泥菩薩”下令讓所有部隊集結到瞭雲南,企圖在貴陽等地繼續頑抗到底。

三人的這點小把戲西南局的幾位首長一眼就看穿瞭。

所以他們命令部隊乘勝追擊,攜大勝之勢一舉殲滅貴陽之敵。

當時國民黨部隊士氣低沉,從上到下都惶惶不可終日,戰場上觸之即潰,投誠起義的部隊絡繹不絕。

面對這種情況稀爛的局勢,讓盤踞西南茍延殘喘的顧、宋、胡三人面面相覷,毫無辦法。

11月15日貴陽解放,國民黨所制定的西南戰略失敗瞭一半。

二、

毛主席看人是非常準的,他早在延安保衛戰的時候就說胡宗南這個人志大才疏,擔不起大任。

事實也確實如此,打順風仗胡宗南很在行,可一旦遇上逆風仗,他就會抓瞎,率先潰逃。

這不是胡宗南一個人的毛病,國民黨的將領大部分都是如此。

此次西南戰役的時候,胡宗南的無能被體現的淋漓盡致。

從貴陽撤退到成都後,胡宗南被蔣介石任命為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兼參謀長,代行軍政長官職權。

可以說當時西南地區的國民黨部隊怎麼調動,完全就是胡宗南一個人說瞭算。

但大權在握的胡宗南卻一心想著要趕緊逃到臺灣,至於西南地區的局勢,他早以不抱任何希望瞭。

上級無死戰之心,下面的人自然也就不會再為黨國賣命。

再加上國民黨內部還有郭汝槐這樣“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地下黨員不斷遊說串聯。

因此進入12月,西南地區國民黨成建制投降的軍隊越來越多。

尤其是12月9日川康將領劉文輝、鄧錫侯、潘文華通電起義和雲南方面的起義,從根本上改變瞭西南的形勢。

面對這一切胡宗南想的不是制止,而是趕快逃跑。

他生怕自己成為棄子,最終落入解放軍的手中。

畢竟1948年12月25日新華社公佈的43名戰犯名單裡面,他排在第30位。

於是12月20日的時候,胡宗南把軍政長官部遷到瞭西昌。

到瞭西昌胡宗南依舊不放心,每天都提心吊膽,夜不能寐,整個人的精氣神完全沒有瞭。

23日這天,膽戰心驚的胡宗南一早就趕到瞭飛機場,在沒有通知任何人的情況下私自飛往海南三亞。

頂頭上司未戰先逃讓胡宗南留守在四川的三個兵團成為瞭“棄子”。

最後經過地下黨員的鼓動,這三個兵團接連起義,打著白旗接受瞭人民解放軍的收編。

因為俘虜太多,這些來自陜西甘肅的國民黨士兵大多都被遣回原籍。

胡宗南的逃跑行為讓已經逃到臺灣的國民黨政府高官怒不可遏,紛紛提議罷免胡宗南的一切職務。

一些激進的人甚至叫囂著要把胡宗南送上軍事法庭。

但最終蔣介石並沒有處置胡宗南,而是讓顧祝同勸說胡宗南繼續到西南為黨國賣命。

顧祝同

這並不是蔣介石真的無條件信任胡宗南,而是因為國民黨政府的高官都屬於提前逃跑的膽小鬼,連他蔣某人都不例外。

這種情況下蔣介石隻能好言相勸,絕對不能真的撕破臉皮。

在顧祝同的威逼利誘下,12月28日,胡宗南重新飛回瞭西昌主持軍政事務。

胡宗南雖然人回來瞭,但心思還是一如既往的放在逃跑上。

為瞭確保自己出逃的時候不會有任何的意外發生,胡宗南借著手中的職權扣押瞭三架飛機。

這三架飛機一直都在西昌機場待命,時刻準備著起飛。

就在胡宗南挖空心思想要逃離西南這個泥潭的時候,人民解放軍已經消化瞭所有的俘虜,再一次發動瞭全面攻勢。

三、

時間來到1950年春天的時候,國民黨佈置在西南的軍隊已經所剩無幾。

胡宗南這個西南軍政副長官身邊隻留下一些死硬分子,和雙手沾滿人民鮮血的暴徒們。

面對這種神仙難求的局勢,胡宗南欲哭無淚。

更讓胡宗南受不瞭的是,躲在臺灣的蔣介石依舊每天給他發電報,讓他伺機反擊,無論如何都不能把西南這片最後的“國土”給丟掉。

1950年3月26日,人民解放軍兵臨西昌城下,西南的全面解放已經指日可待。

早就準備好一切的胡宗南接到消息後,把剩餘6萬部隊的指揮權交給參謀長羅列,然後以求援的名義急匆匆趕到瞭西昌機場。

直到飛機升空,胡宗南一顆吊著的心這才落到瞭肚子裡。

胡宗南私自偷跑回臺灣,正式宣佈國民黨在大陸的佈局徹底失敗。

羅列是黃埔四期的學生,水平和胡宗南不相上下。

在他的帶領下,6萬多國民黨殘部在深山密林中逃竄瞭一個多月,最終都被人民解放軍一一消滅。

和胡宗南一樣,羅列也提前做足瞭準備。

部隊被全殲後,他喬裝打扮成乞丐,從西南跑瞭回來,經由香港逃回瞭臺灣。

至此西南戰役勝利結束。

這次的戰役人民解放軍自甘、陜開始,轉戰湘、鄂,先後解放瞭川、康、滇、黔全部或大部。

共消滅瞭民黨軍10個兵團部、49個軍部、133個師,92萬多人。

這是中國軍史上殲敵最多的大戰役。

據當時的資料顯示,一場戰鬥下來,漫山遍野都是國民黨的俘虜。

因為俘虜的人數太多,解放軍收編登記的戰士們隻好通宵達旦的登記俘虜的情況。

負責這個工作的戰士一天忙下來,手腕酸痛顫抖的連喝水的缸子都拿不住。

這一場大勝不但徹底粉碎瞭蔣介石集團企圖盤踞西南地區、伺機卷土重來的意圖,也讓國民黨的精銳部隊消失殆盡。

之後雖然蔣介石和國民黨政府一直都在叫囂著要反攻大陸,實際上那隻不過是他們的口嗨。

為瞭給失敗找一個替罪羊,國民黨政府的高官們把矛頭對準瞭胡宗南這個蔣介石的愛將。

西南戰役失敗後不久 ,他們進行瞭聲勢浩大的彈劾,認為國民黨政府之所以會“失去大陸江山”,胡宗南“應負重大之罪責”。

蔣介石比任何人清楚這一點,但事已至此他是不可能繼續內耗的。

因此他讓胡宗南化名“秦東昌”,就任“江浙人民反共遊擊總指揮”,駐守大陳島,指揮部隊騷擾破壞大陸沿海。

這種自欺欺人的做法是虛偽又小傢子氣的蔣介石的慣用手段。

有這樣一個隻知道玩陰狠手段,沒有大局觀,不把人民放在心上的黨魁率領,國民黨政府怎麼可能不失敗。

歷史就是一面鏡子,曾經國民黨政府的騷操作現如今又在臺灣省重現,這種情況下一些不自知的人還在犬吠叫囂。

殊不知他們滅亡的時間也不遠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