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破7700萬,內地2000萬,《疾速》外傳戳穿好萊塢大片真實處境

《疾速》系列最新外傳《疾速追殺:芭蕾殺姬》正遭遇北美和中國市場的冰火兩重天。

雖然中國和北美同步上映,影片的內地票房依然被阿湯哥的《碟中諜8》壓得死死的。上映3天票房約2000萬,還不及已上映10天的《碟中諜8》一天的內地票房。

相比而言,影片北美周五首日票房則高達1070萬美元(約等於7700萬人民幣),僅略低於第二部首日的1096.56萬美元,預測北美首周末票房有望達2700萬-3100萬美元。

考慮到影片爛番茄新鮮度72%,MTC 59分,觀眾爆米花指數卻高達93%,是標準媒體評價一般觀眾熱情高漲的影片,票房後勁不會差。

這部約翰威克助陣的系列首部外傳電影,北美票房旗開得勝。

雖然影片補拍後成本高達90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6.4億元),想收回成本還需努力,但總體壓力不大,也為接下來甄子丹領銜的《凱恩傳》吃瞭定心丸。

但看完影片,我的觀感卻有些復雜。

和多數網友評論一樣,我也認為影片優點和缺點同樣突出。

最大亮點,就是該系列特有的極致動作暴力美學依舊,《007:無暇赴死》中飾演邦女郎表現驚艷的安娜·德·阿瑪斯身手幹凈利落,雖不算特別驚艷 ,但正好符合疾速世界"戰力"標準:女殺手top,但還沒到殺神約翰威克的"程度"。

缺點依然在劇情和人物塑造,芭蕾女殺神的塑造,還不如正傳4中甄子丹塑造的凱恩令人印象深刻,劇情也套路。

但電影終究為疾速宇宙開辟瞭新版圖,並且在北美市場打得漂亮,為什麼來到內地市場,最終票房還比不過《疾速4》的5000萬?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影片的優缺點——或許《疾速》外傳的票房尷尬不在於自身,而是折射出好萊塢大片在內地市場的真實處境。

01、故事一般

當然可以說,沒有約翰威克,就沒有今天的芭蕾殺姬。

2014年,一部低成本的動作片突然意外爆火。90分鐘,打得酣暢淋漓。

《疾速追殺》系列從此成為當代動作片標桿。

近乎隱退的基努·裡維斯,憑此片重回一線。

殺神約翰·維克和他的護狗金句火遍全球——你殺我的狗,我幹掉整個黑幫。

影片開創瞭一個殺手宇宙,大陸酒店,賞金殺手,頗有當代武俠片的味道。來到第四部,一切都水漲船高。

片長169分鐘。從大阪、柏林打到巴黎,最後一場黎明之戰,約翰威克終於倒在晨光中。

無論約翰威克是否真的不再回來,主創都需要找到系列新的方向,這便是在原本的電影宇宙世界觀下,開啟新的外傳宇宙。

打頭炮的,正是伊芙。

本片的故事時間線介於《疾速 3》與《疾速 4》之間,角色在第三部作品中曾埋下伏筆,約翰威克也得以合理回歸。

伊芙自幼與父親隱居孤島,一天夜裡突然有殺手來襲,父親為掩護小芙逃脫被殺。

伊芙被殺手集團收養,憑借芭蕾舞獨門秘笈和嚴格艱苦培訓,苦練十餘年賺得一身好本領,為瞭報仇雪恨,一意孤行追查當年滅門慘案。

一次遇襲反殺成功後,她發現殺手身上標記與當年滅門案殺手如出一轍,又巧遇叛逃出該殺手組織的弩哥,兩人被殺散後,伊芙暫時在酒店的庇護下逃過一劫。

為救回與自己命運相似的弩哥女兒,女主一路殺入殺手雲集的雪山鎮,卻發現頭領正是自己姥爺,當年父親正是死於他的命令,現在他連女主也不放過。

生死關頭,女主姐姐舍命相救,女主突圍成功。

而酒店也在小鎮殺手集團威脅下,派出最強殺神約翰威克。

不派還好,一派小鎮殺手註定被團滅。

雖然殺神依舊不講武德刀槍並用贏瞭女主,可一轉身就成瞭女主的最強外掛。

有瞭最強外掛相助的女主也進入殺神模式,一路消滅瞭整個殺手鎮,復仇成功。

不得不說影片劇情實在太過於邵氏武俠,改編成70年代邵氏武俠片,請薑大衛飾演約翰威克,鄭佩佩飾演伊芙,劉傢輝飾演女主姥爺,不會有絲毫違和感。

雖是《疾速》外傳,但影片劇情與前作關聯不大,倒是夜店酒吧、大陸酒店的場景,多次致敬瞭系列正傳。

影片風格則是標準的《疾速》,從頭打到尾,女主一路險象環生,全程不讓觀眾有喘息的空間。

其中的重頭戲有兩場。

一是女主忽然被不講武德的女反派偷襲,在槍械店打防守戰。

二是高潮部分女主殺入童話殺手鎮的一場終極大戰。最後一人殺一鎮。

大結局與正傳第一部裡約翰威克幹掉俄羅斯黑幫一樣,就在伊芙清空殺手鎮功成身退之際,突然大陸酒店眾人手機響起,新一代的追殺令到來。

02、打得絢爛

當然《疾速》系列的殺手鐧從來不是情節,而是百傢交融的動作場面。

從第一部開始,該系列就為好萊塢動作片開創瞭:槍神近戰、刀行突圍。

活用一切,以書殺人。

這種燦爛暴力,拳拳到肉,槍槍見血的暴力美學風格,當然也被用在瞭《芭蕾殺姬》中。

不過本片導演換成瞭以《黑夜傳說》系列聞名的倫·懷斯曼,也是本片把本片女主、英倫第一美人凱特·貝金賽爾變成瞭他的太太。

獅門選擇他執導,顯然看中瞭他善於拍攝女性動作爽片的經驗。

事實證明這次的動作戲,沒讓獅門失望。

37歲的女主大量親身上陣,拍攝多場硬核打鬥戲,幾場打鬥都可圈可點,長鏡頭之下絲毫不露怯。

所謂芭蕾殺姬,主要體現在女主的動作融入瞭芭蕾舞的優雅柔美,克敵不靠蠻力,而靠節奏與身體協調,主題曲 “Fight Like A Girl”不是口號,而是落實在動作編排和鏡頭調度中。

由於是女殺神,所以女主的武器更加葷素不忌,從武士刀、斧頭、步槍到火焰噴射器,多武器殺招自如切換,隨手拾得的物件就一擊斃命!

各路武器,我最愛女主的冰鞋突襲,冰刀雙截棍的殺氣被發揮的淋漓盡致。

火焰噴射器對波高壓水槍的段落則是深得成龍動作電影的精髓,利用道具把喜感和爽感都拉滿。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是影片中段的佈拉格槍械店之戰。

這場戲主打一個意外,反派不講武德,女主被逼防守,隻能利用密閉空間的手雷肉搏戰制敵,冷兵器和手雷交叉使用,既要躲子彈,還要暴手雷,相當刺激。

又比如,夜店肉搏。

相比《疾速4》的夜店大戰,這場戲一大特色是請來瞭韓國第一武指鄭鬥洪指導腿功展示。

而女主也是從橡膠彈到棍棒再到羊角錘,硬剛瞭對手的無敵霹靂腿。

還有大結局奧地利最美小鎮的小鎮大戰,不得不提。

女主在這個世外桃源般的童話小鎮中,一人對戰所有人,因為小鎮居民全是殺手,女主殺到最後,有點像《疾速4》的澤山璃奈,撿起武士刀,完成瞭最後的復仇大戰。

整個觀影過程,猶如一場全程高速飛馳的賽車。緊張刺激,殺陣不斷。

追求情節的觀眾可能覺得情節很好猜,沒啥懸疑劇情,故事全面向邵氏武俠看齊。

放在系列正傳作品中比較,當然不算優秀。

但勝在情節緊湊,動作場面華麗,各種大戰該有的都有,女主身手也比《疾速4》略顯費力的基努看的舒服。

不同於那些靠劇情、反轉取勝的電影,《疾速追殺》系列從來靠的就是暴力殺戮帶來的純粹多巴胺刺激。

看得爽,就夠瞭。

03、 三大驚喜

影片另一大亮點,當然就是賣疾速情懷和選角。

最令人驚喜的,是基努·裡維斯的回歸。

由於《凱恩傳》中約翰威克確定不出場,如果《疾速5》不再到來,不能排除,這是觀眾最後一次感受殺神的魅力。

雖然基努·裡維斯飾演的約翰·威克是被派來追殺伊芙,但這場兩人對決更多是英雄惜英雄。

不知道是我的錯覺,還是因為少瞭甄子丹的對比,比起《疾速4》約翰·維克顯出的老邁,本片中基努·裡維斯卻打得輕松許多。

最後凸顯瞭殺神的魅力,也沒搶女主的風頭,一切都剛剛好。

第二大驚喜,是弩哥的助陣。

你用刀槍,我用強弩。弩哥拿霰彈槍的姿勢和拿弩都一模一樣。

這次弩哥也並非隻會殺戮的工具人。

而是有很豐富的情感塑造。甚至為瞭女兒叛逃殺手鎮,所以才與女主結盟。

可惜人設雖好,弩哥的動作發揮卻不多,角色也有些有頭無尾,多少有些浪費,大傢還是等著他的《死亡擱淺2》吧。

最後也是最大的驚喜,是演員已經去世的卡戎再次出現在片中,對著女主說出那句熟悉的,“歡迎來到酒店。”

影片開拍於2022年,如今電影上映演員已不在,讓人心中難免湧起莫名的感傷。

隨著正傳4中卡戎的下線,這也應該是觀眾最後一次在大熒幕聽到那句熟悉的聲音瞭。

04、殺神努力

總之,《芭蕾殺姬》雖有不足,仍是一部合格有餘的爆米花動作大片,9000美元的資金投入,讓觀眾看到瞭響。

有一說一,當下的好萊塢電影,質量下滑嚴重,各種“政治正確”層出不窮。

但這部《芭蕾殺姬》,卻很有老派硬核動作片風格的影子。

想當年,這個系列的爆火實屬意外。

最初不過是一部小成本B級片,沒曾想大獲成功。甚至日漸式微的傳統硬核動作片煥發瞭新的生機。

影片成功背後,是對經典動作片風格的糅合,動作設計上,明顯參考瞭成龍、洪金寶、袁和平等的港產動作片設計。

打架都是隨手抄傢夥,又或是用上一些有些搞笑的道具對轟。

該系列鮮艷迷離的影像風格則是受瞭王傢衛《一代宗師》的影響。

所以《芭蕾殺姬》出現也不奇怪,女性動作爽片香港電影不拍瞭,《疾速外傳》正好續上香火。

隻可惜這類純粹的動作爽片在內地市場早已不受歡迎,或者可以說,傳統動作電影在新一代觀眾這裡早已失去瞭市場。

所以《疾速追殺》外傳,也註定在內地票房平平。

畢竟那個華語動作電影黃金時代都逝去瞭。

借鑒華語動作片、講究拳拳到肉的《疾速》系列又怎麼可能票房大賣?

不過隨著影片結尾伊芙被懸賞500萬,屬於伊芙的殺神宇宙才剛剛開始,被我們丟棄的美女硬核動作片,總算能在《疾速》宇宙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