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談判開始,中方高層抵達倫敦釋放明確信號。美軍將領會前強調一件事情用心險惡,鷹派官員出山又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特朗普上臺後發起的中美貿易戰給中美雙方和全球經濟都造成瞭不小的影響,在經過多輪的博弈後,美國最終選擇與中方就貿易問題展開談判對話。而中方高層也會在6月8日至13日訪問英國期間與美方代表舉行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這一會晤的出現標志著中美在貿易戰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下的新一輪談判正式拉開瞭帷幕。而在會晤前夕,美國非洲司令部司令蘭利突然喊話特朗普政府,宣稱解放軍正在對非洲國傢的軍官進行培訓,從而擴大中國在非洲地區的影響力和存在感,時間一長,那些非洲國傢會慢慢疏遠美國,所以美國必須要趕快采取行動,以避免自身的非洲戰略受到太大影響。雖然還不清楚蘭利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發出這番言論的真正目的是什麼,但可以肯定的是,這種不負責任的言論,隻會給中美關系的緩和帶來不小的麻煩和阻力。

這次中美會晤可以順利舉行其實頗為不易,除瞭特朗普政府所發動的貿易戰以外,美國還在南海、臺海以及其他問題對華發起挑釁。誠然,特朗普在與中方最高層的通話中主動在涉臺問題上作出承諾,並且劃清界限,但不可否認的是,短時間內美國並不會放棄在臺灣問題上的戰略,包括對臺軍售以及美國政要竄臺。按理來說,在中美關系低谷狀態時,除非美國可以拿出誠意,釋放善意信號,否則中方很難接受與美方的會晤對話。但為瞭確保全球經濟的穩定復蘇,中方還是同意在英國倫敦與美方代表團會晤,這足以表明中方對於談判問題的重視,以及希望中美貿易爭端可以得到有效的解決。

從當前情況來看,美方參與會晤談判是勢在必行。首先,特朗普政府所面臨的經濟困境讓選民對其的支持率持續下跌,如果不想在未來的中期選舉中以慘敗收場,特朗普必須要關稅問題上拿出成果給民眾進行交代。其次,俄烏沖突和中東局勢的持續惡化,使得特朗普需要主動尋求中方的介入,隻有在中方發揮其自身的影響力後,美國才可以穩定推進其制定的全球戰略,否則大國地位很可能會受到沖擊。最後,特朗普上臺前就高喊讓美國再次偉大,如今上臺已有數月之久,美國需要作出改變,美國民眾需要看到改變,如果特朗普不能兌現自己坐出的承諾,恐怕總統的寶座也不會安穩。同時,外界也註意到,特朗普這次將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放入代表團,這位鷹派政客參加會晤的唯一動機可能就是配合其他談判官員對華施壓。
盧特尼克此前曾呼籲限制高新技術流入中國,並且主張取消對華出口渦扇發動機的許可證。在他看來,如果中國商飛公司研發的C919客機持續獲得美國的渦扇發動機,那麼將對波音公司的生產出口造成不小的影響。所以,他的出現預示著這次的談判並不是一次簡單的經濟對話,而是一次高新技術和產業供應鏈的比拼。有國際問題專傢指出, 盧特尼克的出現會讓談判會晤復雜化,這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使用不當,很可能會給特朗普政府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更別說得到後續想要經濟成果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