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做個小測試
它們常出現在青銅器物上
你知道它是什麼紋飾嗎?

A.竊曲紋 B.重環紋
C.蛇紋 D.蟠虺紋
(答案在文末揭曉哦~)

在華夏文明的長河中
青銅器猶如一顆璀璨明珠
凝結著古人的智慧與技藝
青銅器上的紋飾
誕生於二裡頭文化時期
歷經夏、商、周三代演變
風格多樣,內涵深遠
它們不僅是祭祀禮器上的
“神聖符號”
更是權力與信仰的
“無聲宣言”
01
-動物紋飾-
神聖與權威的象征
動物類紋飾常以
自然界中生存能力強的動物
作為創作原型
通過抽象、誇張的藝術手法
進行符號化的表達
承載著吉祥、權力、庇護、恐嚇、通靈等
較為具象的寓意

【獸面紋】
在所有動物類紋飾中
獸面紋的辨識度較高
極具代表性
發端於良渚文化,盛行於商代後期
雙目巨大,左右對稱
有著細密的填充紋樣
整體風格獰厲繁復






【龍紋】
二裡岡時期,龍作為紋飾見於青銅器
後在商周青銅器上被廣泛應用
龍紋還有夔(kuí)紋、曲龍紋、
顧龍紋、蟠龍紋、
交龍紋、蟠螭(chī)紋等






【蛇紋】
青銅器上的蛇被認為是
人們結合對於蛇蛻皮的遐想
以及對於蛇之毒性的恐懼
而創造的一種紋樣
商周時期,除水器底部
蛇紋很少作為青銅器的主要裝飾紋樣
多見於頸部或主要紋飾的周圍




【鳳鳥紋】
最早約出現於商代中期
但直到商代晚期,它大多僅處於
器物的邊緣地帶作輔助紋飾
商末周初,鳳鳥紋開始用作主題裝飾
並在西周中期前後達到全盛時期
春秋晚期,這類紋飾展現出較強的地區性
出現在諸侯國青銅器上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簡省、變形動物紋】
簡省動物紋
即紋飾僅為獸體的一部分
變形動物紋
則將動物紋軀體部分加以形變
使其更為簡潔、抽象
趨於幾何圖形
這類紋飾有
竊曲紋、鱗紋、重環紋、波帶紋等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其它寫實性動物紋】
除瞭上述常見的動物紋外,還有
蟾蜍紋、虎紋、蟬紋、兔紋、象紋等
寫實性動物紋
這些紋飾反映瞭當時人們的生活環境
和對自然界的觀察
為青銅器註入瞭鮮活的生命力





02
-幾何類紋飾-
體現秩序與美感
幾何類紋飾流行於商周至春秋戰國時期
是點、線、圈、角等元素的集合
且具有較為明顯時代特征
典型代表包括雲雷紋、回紋
方格紋、連珠紋、弦紋等
常見於青銅器的
器身、口沿、圈足等部位

【雲紋、雷紋】
雲紋、雷紋是商周青銅器中
出現率最高的幾何形紋飾
這些蜷曲的線條紋樣
何嘗不是古人為平凡生活
系上的絲綢綬帶?






【四瓣目紋】
四瓣目紋又稱
“四瓣花紋”或“四葉紋”
始見於商代中期偏晚




【渦紋】
渦紋初見於二裡岡早期
西周中期以後已較罕見
中心有一圓圈,形似水渦
沿邊飾有四至八條作旋轉狀的弧線
代表圍繞渦心旋轉的水浪




【其他幾何紋】
花形紋、菱格紋、三角紋、绹紋
或簡潔大方,或復雜精致
各具特色





03
-人物畫像類紋樣-
還原生活風貌
青銅器上人物類畫像紋飾
多見於春秋戰國時期
表現宴飲、樂舞、戰爭
狩獵、弋射等場景

是研究古代社會生活
軍事制度和文化風俗的重要資料
讓我們能夠穿越時空
直觀地感受古人的生活風貌





在歷史的長河中
青銅器紋飾體現瞭
古人對天地的敬畏
對生命的禮贊
和對生活的追求
接下來揭曉答案~
開篇的選擇題答案是
C.蛇紋
如果你一眼就認出瞭它
那麼恭喜你
你已經是“半個青銅紋樣鑒定師”啦!

總監制/麻靜 馬勇
監制/楊奉濤 王威 劉娟
制片人兼總導演/吳海霞
責編/邢芳毓 丘文潔
撰稿/張聞捷 賀修齊 詹敏瑩 林宇歆
文字編輯/馬安妮
美術編輯/郝汀萱 康雯
學術顧問/韓魏 黃一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