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業素有“東不入皖,西不入川”的說法。去年,安徽白酒市場規模約400億元左右,其中,地產酒占據超七成的份額,除瞭古井貢酒、迎駕貢酒、口子窖、金種子等4傢白酒上市公司,還有宣酒、皖酒、文王貢酒、高爐傢酒、金壇子、店小二、九華山酒等中小品牌。另一邊,“茅五瀘”高端品牌以及洋河股份、山西汾酒、劍南春等次高端實力派不斷滲透,市場競爭異常激烈。

去年,“徽酒四傑”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76.81億元,相較上一年的342.79億元,增長瞭10%。
NO.1古井貢酒“一傢獨大”,營業總收入235.78億元,凈利潤55.17億元,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6.41%和20.22%。這樣的業績,使其坐穩白酒上市公司第六名,與第五名(洋河股份,288.76億元,同比下降12.83%)的差距縮小到50億元左右。
分產品來看,年份原漿系列(古5、古8、古16、古20等)是重要支柱,收入180.86億元,同比提升17.31%;古井貢酒系列、黃鶴樓及其他系列產品分別實現收入22.41億元、25.38億元,分別增長11.17%、15.08%。分渠道來看,線上渠道、線下渠道收入分別為7.72億元、228.06億元,分別提升5.81%、16.81%。
作為“徽酒一哥”,古井貢酒的核心市場仍集中在華中地區(安徽與周邊市場),去年貢獻營收201.51億元,同比增長17.8%,占比提升0.99個百分點至85.46%。按照省內、省外結構占比為6∶4計算,其在安徽省內市場規模約140億元,市占率超過三成。

總部位於六安的迎駕貢酒,去年實現營收73.44億元,凈利潤25.89億元,雖然均實現增長,但未能完成此前制定的經營目標(營收80.64億元、凈利潤28.66億元)。
中高檔白酒(洞藏系列、金星系列、銀星系列等)收入增長13.76%至57.13億元;毛利率81.07%,同比增加1.83個百分點。普通白酒(百年迎駕貢系列、簡裝酒系列)則出現下滑。安徽是其主要市場,收入同比增加12.75%至50.93億元,占比接近七成;省外市場收入19.09億元,同比僅增加1.31%。

口子窖地處皖北地區,毗鄰江蘇、山東、河南等白酒消費大省。去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89%至60.15億元,凈利潤則同比減少3.83%至16.55億元。
一直以來,“徽酒老二”的位置由兩傢企業輪流坐。2025年第一季度,迎駕貢酒業績“大變臉”,自2020年以來首次在第一季度出現“雙降”——營收20.47億元,凈利潤8.29億元,同比分別下滑12.35%和9.54%,其在“大本營”罕見出現7.74%的下滑,省外市場則下滑近三成。
相比之下,口子窖省內市場營收同比增長6.87%至15.86億元,兩者相差不多0.5億元;一季度總收入18.1億元,,凈利潤6.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2%和3.59%。“徽酒老二”之爭日趨白熱化。

金種子前身為始建於1949年7月的國營阜陽縣酒廠,是新中國首批釀酒企業。作為安徽白酒“四朵金花”之一,近年來表現不盡如人意,即便華潤入主也難阻其頹勢。
去年白酒業務營收7.44億元,同比下降24.23%;毛利率38.4%,同比減少10.44 個百分點。高端酒、中端酒、低端酒收入分別為0.51億元、1.98億元、4.95億元,分別下滑4.87%、14.01%、29.08%。
金種子並沒有坐以待斃,去年推出瞭42度的頭號種子酒,以適應年輕人對白酒更柔和口感的需求。這也是公司“一體兩翼”戰略的大單品,要借助華潤1萬多傢經銷商、200多萬傢餐飲終端,在全國范圍內實現擴張。能否如願?還有待時間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