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國際建設)雜志發佈的2025年度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排行榜(Yellow Table 2025)顯示,上榜企業去年銷售總額達到237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1萬億元),同比下降2.39%。
共有24傢亞洲企業上榜,其中,中國13傢,日本8傢,韓國3傢。合計銷售額占比達到44.3%,同比提高1.5百分點,領先歐洲(27.9%)、北美(27.5%),世界其它地區(0.3%)。

韓國排名第一的工程機械制造商是鬥山山貓(Doosan Bobcat),下滑1位跌出全球前十,去年銷售額為62.69億美元,份額下滑0.5個百分點至2.6%。公開資料顯示: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47年成立的Melroe制造公司,1960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臺滑移裝載機M400,兩年後首次使用“山貓”商標(Bobcat)。上世紀60年代末被克拉克設備公司收購,到瞭90年代中期,克拉克設備公司被Ingersoll-Rand收入囊中。07年的時候,英格索蘭公司又將”山貓”及其附件業務出售給韓國鬥山Infracore公司,現為鬥山集團成員企業。
鬥山山貓產品包括滑移裝載機、挖掘機、伸縮臂叉裝車、小型裝載機、電動叉車、內燃叉車等。自從1997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先後成立鬥山工程機械(中國)有限公司、鬥山工程機械(山東)有限公司、鬥山山貓機械(中國)有限公司。
山貓沃福(Earthforce)滑移裝載機是山貓為滿足亞太地區工況和客戶需求,量身打造的一款高性價比設備,自2017年上市以來,憑借著小巧靈活的機身,百變屬具加身,受到用戶追捧。

中國最大工程機械制造商是徐工集團(XCMG),繼續排在全球第四位,銷售額127.69億美元,市占率5.4%。起重機械穩居第一,道路機械、樁工機械、混凝土機械、高空作業平臺等躋身全球第一陣營,創造瞭“全球第一吊”XCA4000輪式起重機、“神州第一挖”XE7000液壓挖掘機等100多項國產首臺套重大裝備。
作為最早走出國門的中國工程機械品牌,徐工紮根190多個國傢和地區,從幾內亞西芒杜鐵礦到沙特未來城,從歐洲風電場到印尼礦山,都能看見其產品的身影。去年境外收入416.87億元,同比增長12%,占總營收的比重提升至45.48%。根據規劃,2030年國際化收入占比要達到60%以上。

小松(Komatsu)依舊是亞洲排第一的工程機械制造商,去年實現銷售額266.2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13.5億元),同比增長5.2%,市場份額由上一年度的10.4%提升至11.2%,增加瞭0.8個百分點,進一步縮小與美國卡特彼勒的差距,後者去年銷售額同比下滑7.7%至378.44億美元,市占率下降0.9個百分點至15.9%。
簡單介紹一下,小松成立於上世紀20年代初,總部位於日本東京,主營業務為工程機械、礦山機械、小型工程機械、林業機械、產業機械等產品的生產及銷售,擁有213傢子公司、76個生產基地,員工超過6萬名。海外市場銷售額占工程機械、礦山機械銷售總額80%。
早在1956年,小松就進入中國市場,出口20臺推土機。90年代中期開始投資建廠,分別在山東濟寧和江蘇常州設立公司,2001年在上海設立中國地區總部。2022年,小松調整在華產能佈局,小松機械制造(山東)有限公司和小松(常州)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兩傢為生產工程機械整機的工廠,在產品系列上各有側重。其中,濟寧工廠將打造成為小松全球最大的挖機生產基地、最大的零部件全球供應基地、中國唯一的大型礦卡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