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談判後美國體面認輸,人民日報也敲響鐘聲發出明確警告。特朗普坦言中國並不好對付,他這一言論又是出於怎樣的動機?
在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宮後,中美兩國也開始進入新一輪高強度博弈期。為瞭可以兌現自己在競選時作出的承諾,特朗普及其幕僚團隊還是決定延續第一個任期內的對華高壓政策,即通過各領域的打壓來遏制中國的崛起發展,最終迫使中國在核心利益問題上作出妥協與讓步。然而,第一個任期內的對華施壓政策沒能奏效,第二個任期內的高壓政策也同樣不會成功。在中方一系列的反制行動下,美國承受瞭不小的經濟壓力,最後特朗普政府隻能選擇重新回到談判桌上來與中方就貿易問題進行磋商對話,尋求一個妥善的解決方案。日前,中美代表團在英國倫敦舉行瞭新一輪貿易談判。會晤結束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向外界透露瞭兩個關鍵信息:第一,從倫敦收到的都是好消息。第二,中國不容易對付。

首先從第一個信息可以看出這次中美貿易談判的進展還算順利,雙方並沒有出現不歡而散的情況,也沒有讓談判陷入僵局,總體上來說談判的氛圍還算融洽。其次第二個信息內容有些耐人尋味,如果從字面意思來解讀的話,可以理解為談判過程並沒有美方所設想的那麼輕松。這其實就是在暗示中方在談判中所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和問題都讓美方有些難受,尤其是中方所亮明的態度和立場讓美方“無所適從”。因為以往美國在談判時總是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在很多時候美方都習慣性以勝利者的口吻來發號施令,但是在面對中方的時候卻屢屢吃癟,所以特朗普才用“不容易對付”一詞來形容中方代表團,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瞭中方代表團捍衛自身合法利益的決心和實力。

而根據消息人士透露,在中美會晤的前一天,美方曾采取瞭多項措施來給自己增加優勢和主動權,包括要求斯塔默政府阻撓中國倫敦新大使館的建設工作,美軍非洲司令部高層渲染“中國威脅論”以及將鷹派政客選入代表團,這一系列舉動是想要營造一種“美國主場”的心理優勢。但結果也正如外界所看到的那樣,中方代表團並沒有受到影響,談判工作順利展開,這直接凸顯瞭一份從容不迫的定力和自信。
外界也註意到,這次中美貿易磋商有三大核心主題:稀土出口、技術交流以及關稅政策。對於美方來說,稀土出口尤為重要。一方面,美國當前的工業生產離不開中方的稀土資源,如果中方全面禁止稀土資源以及相關商品的出口,美國工業生產必將承受巨大損失,經濟也將受到難以想象的沖擊。另一方面,除瞭美國以外,其他西方國傢也非常迫切希望得到中方的稀土資源。如果稀土資源出口始終被限制,美國對於西方國傢的影響力也將會被大大削弱。

所以,美國需要通過這次的貿易談判來確保稀土資源的穩定供應,再配合關稅政策的調整,最終緩解國內的經濟壓力。當然,作為條件,美方也需要解除對於技術交流的限制,隻有這樣才符合雙方利益。值得一提的是,《人民日報》在日前發佈的一篇文章中重點就中美貿易分歧進行瞭點評分析,坦言需要共同維護國際經貿秩序和國際和平與安全,這一“敲鐘聲”也直接反映出瞭中方對於貿易談判的信心,因此,美國體面認輸可能是唯一且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