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倫敦談判雙方代表吃外賣,特朗普感嘆:對付中國真的不容易!

2025年5月7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宣佈,應英國政府邀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將於 6 月 8 日至 13 日訪問英國。在此期間,中方將與由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和貿易代表格裡爾組成的美國代表團,舉行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

一、

中美經貿關系,一直以來都是全球經濟的“晴雨表”。據相關經濟數據顯示,中美兩國的貿易額占據瞭全球貿易總額的相當比例。如此龐大的經濟往來,難免會出現一些磕磕碰碰。而這次首次會議的召開,就像是兩個“巨人”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聊聊彼此的需求和關切。

世界各國媒體都註意到,中美將會談地點選在美國的鐵桿盟友英國,還是還是頗有些意外。中美會談此前往往會選擇瑞士、奧地利等等地緣政治上比較“中立”的地方,這次選在倫敦可能是因為英國和美國的關稅已經談得差不多,再加上工黨政府上臺後,英國和中國的關系也更加穩定的緣故。

對於這次中美經貿磋商,英國媒體將其稱為“英國的一場外交勝利。”英國天空新聞網稱,世界兩個最大經濟體在倫敦舉行經貿磋商,表明目前英中關系正處於“重啟”階段;另一方面,這對英國尋求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以取消或大幅降低美國加征的關稅,也會有很大幫助。

令媒體失望的是,這次會談是以閉門的方式進行的,因此圍在外面的各國記者都沒有拍到什麼現場畫面,隻拍到瞭財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以及貿易代表格裡爾在談判前的合影。

從媒體披露的信息來看,這場談判是從當地時間下午開始的,到瞭晚餐時間。有現場記者拍到有式作人員提著幾大包外賣走進會場,由此推斷兩國談判團隊可能是邊吃邊聊。

二、

第一天的談判結束後,中方代表沒有接受采訪,美方代表雖然接受瞭短暫的采訪,但在采訪中也隻用瞭諸如相信談判會有成效等官方文字來應付記者,並沒有向記者透露談判的具體進展。

當天晚上,美國總統特朗普向媒體表示,雙方的談判比較順利,“我得到瞭好消息,”。但同時特朗普也承認,中國是個不好對付的談判對手。有消息人士說,在中美談判開始前,特朗普給美方代表定下瞭一些談判空間,允許他們在一些問題上對中方展現靈活性,比如飛機的部件、核能設備、部分化學品以及芯片設計軟件。而這些產品的出口限制,都是特朗普最近一個月強加上去的。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稱,中美重啟新一輪經貿磋商,旨在化解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貿易爭端,受到全球市場高度關註。

此次磋商正值中美貿易緊張局勢持續之際。5月12日,中美日內瓦經貿高層會談就同步大幅降低雙邊關稅達成共識,使全球股市出現一波強勁反彈。日內瓦會談後,美國在人工智能和先進芯片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對華出口管制,這也招來瞭中國商務部的批評,稱美國是在“剝奪其他國傢發展先進計算芯片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產業的權利”。

與此同時,中國對稀土出口的管制措施,令美國國內擔憂相關產業遭受沖擊。“稀土卡脖子效應”超出瞭美方想象,甚至或許也超出瞭中方的預估。這次中國對稀土的出口管制,讓全世界第一次真正意識到中國在稀土開采和精煉環節上的壓倒性優勢。

近年來,隨著全球能源轉型和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稀土作為關鍵戰略資源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稀土廣泛應用於電動汽車、風力發電、智能手機、國防工業等高技術領域,被譽為“工業維生素”。因此作為全球稀土供應大國的中國,宣佈加強稀土出口管制,自然會引發國際市場的廣泛關註和擔憂。

中國稀土出口管制的具體措施包括減少稀土的出口總量、限制出口配額,限制稀土提煉和加工技術的出口,防止技術外流,優先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同時對部分稀土產品加征出口關稅。

三、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國和出口國,稀土產量占全球的60%以上,且長期以來在全球稀土供應鏈中占據主導地位。因此中國開始更加註重稀土資源的戰略價值,逐步加強瞭對稀土開采、生產和出口的管控。

此次稀土出口管制政策的出臺,多傢外媒的解釋是:一方面,稀土開采和提煉過程對環境的破壞較大,中國希望通過加強管制減少環境污染;另一方面,稀土作為戰略性資源,其供應安全直接關系到國傢安全和科技產業的競爭力。中國此舉也被視為在全球地緣政治博弈中掌握更多主動權。

中國加強稀土出口管制,立即引發瞭國際市場的強烈反應。美國能源部便警告說,稀土供應鏈的脆弱性可能威脅到美國的國傢安全和經濟競爭力,因為美國在電動汽車電池、風力渦輪機和軍事裝備領域,對中國稀土有著嚴重的依賴。

美聯社指出,中國加強稀土出口管制的舉措,體現瞭其在全球地緣政治博弈中的戰略意圖。稀土作為戰略性資源,其供應安全直接關系到國傢的科技競爭力和國防安全。通過加強出口管制,中國可以在國際談判中掌握更多籌碼,同時推動國內稀土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中方對稀土出口管控帶來的影響遠遠超出瞭中方的預期,連白宮經濟委員會主任哈賽特都指出,隻要中國能夠對出口的限制,美國對中國的出口管制將立刻流程放松,並隨後處理其他不那麼重要的問題。

四、

2025年5月10日至11日,中美在日內瓦舉行瞭經貿高層會談,並發佈瞭《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宣佈暫停部分對等關稅90天,並達成多項共識,為全球經濟帶來喘息機會。

中美日內瓦會談之後,中方嚴肅認真執行瞭協議,受理瞭部分美國企業的出口許可申請,且對合規的申請進行瞭發放許可,比如美國的三大汽車制造商(通用、福特Stellantis)的稀土供應商,都在五月底已經拿到瞭中方簽發的有效期為六個月的臨時出口申請。

對於中國的讓步,美國仍不滿意。中方對此的態度明確,那就是根據5月12日的《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中方承擔的義務是在在5月14日前,暫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事實上就在5月14日當天,中方便已取消瞭對28傢美企的出口管制清單列名,以及17傢美企的不可靠實體清列名。

日內瓦會談後,美國自己的做法又是怎樣的呢?就在中美日內瓦聯合聲明發佈後不到24小時,美國商務部就推出新一輪芯片管制措施,稱無論哪個國傢,隻要使用華為Ascend芯片,都是違反美國出口管制規定。

不僅如此,美國還準備對航空發動機、EDA設計軟件等采取進一步管制。對此中方進行瞭嚴正抗議,指責美國違反瞭《反外國制裁法》和日內瓦經貿談判成果,嚴重損害中方正當權益。

BBC在報道中稱,日內瓦會談後,中美並未立即開展正式貿易談判,而是進入瞭互相指責的階段。這表明緩解中美之間的分歧根本不是一個日內瓦談判能解決的,雙方的制裁隨時可能發生各種變化。

路透社認為,日內瓦會談後,美國三大車企的稀土供應商都獲得瞭中方簽發的臨時出口許可,因此中方已經履行瞭日內瓦會談的協議。由於稀土具有明顯的軍民兩用特性,實施出口管制是國際通行慣例,中方的做法無可指責。而美國的對華芯片禁運,中國企業不得不申請許可才能進口部分閹割板產品。現在中方隻是以其人之道還其之身。

五、

對於中美的這場博弈,新加坡《聯合早報》用瞭“美國用芯片圍困中國,中國用稀土將軍美國”的標題進行報道,稱中美之間因關稅戰而掀起“稀土VS芯片”的無硝煙戰爭,凸顯科技與資源成大國博弈關鍵籌碼。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方“稀土牌”打到瞭美國的“七寸”,否則美國車企近日抱怨稀土磁鐵短缺致車廠瀕臨停產,而美國連唯一在運營的加州芒廷帕斯稀土礦也不得不將稀土出口到中國進行提煉。

美國首富馬斯克曾說過,美國想要擺脫對中國稀土依賴,至少還需10年時間,而中國企業已經開發出大多數美國芯片的有效替代品,“中國在這場對峙中正在取得進展”。

在與美國進行倫敦會談之前,中方的態度是:“秉持平等態度,尊重各自關切,爭取雙贏結果”,同時強調“中方是有誠意的,同時也是有原則的”。

所謂“誠意”,是中方在不涉及原則的、技術性的問題上可以靈活務實;而“原則”則是在核心利益上絕不妥協。這應該就是特朗普大呼“對付中國真不容易”的主要原因吧!

從目前得到的消息來看,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於當地時間6月10日在倫敦向記者透露,在此次中美經貿磋商機制的首次會議上,中美雙方進行瞭專業、理性、深入、坦誠的溝通,雙方原則上就落實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共識以及日內瓦會談共識達成瞭框架。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落實好兩國元首通話達成的重要共識,撤銷對中國實施的錯誤舉措,為中美關系重返正軌創造必要條件。

參考資料:

環球網:《落實元首通話共識,聚焦關稅科技稀土,中美經貿磋商今日在倫敦舉行》

《人民日報》:《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中美原則上達成協議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