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個月準備求婚的理查德,正在紐約第五大道的一傢珠寶店裡挑選鉆戒。

當不太瞭解鉆石的理查德看到價格的那一刻,他蒙瞭:1克拉(0.2克)的鉆戒才1000美元出頭,鉆石什麼時候這麼便宜瞭?店員看到吃驚的理查德,笑著說:“這是培育鉆石,現在市場上很熱門的。”
如果說你到現在還沒聽過培育鉆石的大名,那可就“out”瞭。在2024年美國市場中,培育鉆石銷售額占比已達14%,訂婚戒指中使用培育鉆石的比例更高達45%。並且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國外市場中的培育鉆石,超50%都是由我國出口的。

截止去年底,我國培育鉆石毛胚產量高達2235萬克拉,占全球總量的75%,其中河南作為核心產區,貢獻瞭國內八成產能,僅柘城縣一地產量就超600萬克拉,被評為瞭“中國鉆石之都”。
柘城的培育實驗室裡,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鉆石正以每周數萬克拉的速度“生長”。實驗室培育鉆石與天然鉆石的物理、化學和光學屬性完全一致,這不僅是科學事實,更是由美國專業機構認定過的。2018年,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正式發表聲明,將培育鉆石納入真鉆行列,徹底消除瞭“假鉆”的誤解。有科學傢解釋稱,兩者的區別僅在於形成環境不同,就如同“冰箱制冰”與“南極采冰”的差異。
國內京東、天貓等平臺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培育鉆石成交額同比增長超300%,購買主力21-30歲年輕人占比達45%。在近期較為出圈的“柘光”品牌店鋪中,超53%的消費者選擇定制5克拉以上鉆飾,理由很簡單:相較於動輒成百上千萬的天然鉆石而言,培育鉆就算是10克拉的鉆飾都不會超過20萬元,性價比極高。
“朋友聚會都被問瘋瞭。”北京的張女士一直是鉆飾的資深愛好者,此前買過許多天然鉆珠寶,國內的培育鉆還是頭一次接觸。“無意間看到新聞,得知柘光可以做鉆飾定制,就聯系瞭他們品牌的專屬顧問,結果告訴我6.12克拉VVS凈度、D色的鉆石項鏈才隻要7萬塊,就想著試一試,沒想到實物效果這麼好,聚會上好多朋友瞭解完後也準備去定制瞭。”

柘光品牌市場負責人反饋,來做大克拉定制、孤品復刻的消費者正不斷增多。“天然鉆的大克拉鉆飾價格頗高,品質也一般,而培育鉆石卻可以隨心定制克拉數、色級、凈度,消費者經常會來咨詢我們某些大牌的特定款式能不能定制,得到肯定答復後基本都會下單,很爽快。”

盡管前景光明,但“認知戰”遠未結束。目前仍有小部分消費者將培育鉆與鋯石、莫桑石混淆,質疑其真實性。雖然上文中提到的美國FTC早在2018年便將培育鉆石歸類為真鉆,但國內宣傳嚴重不足,知之者甚少;且天然鉆石商長期渲染“天然稀缺性”,通過“Real is Rare”等營銷話術強化消費者們對培育鉆的“非正統”印象;此外低價劣質莫桑石以“培育鉆”名號流通(如200元/克拉的鍍膜鋯石等),切割粗劣、發灰泛黃,這也讓“培育鉆石”一詞被污名化。有專傢表示,對於鉆石行業的認知困境源於多重復雜因素,其破解或許還需行業此後的系統性變革。
鉆石仍是愛情最美的載體,但它的價格,終於配得上普通人的真心,年輕人不再為虛構的“永恒稀缺”買單,轉而擁抱理性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