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歲楊瀾現身聯合國,穿新中式上衣端莊貴氣,職業范還是那麼強

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註”,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丨小妞

編輯丨小妞

俗話說:“優雅的人,即便是80歲也依舊優雅”。

這不,這句話用來形容“央視一姐”楊瀾再合適不過。

57歲的她現身“聯合國”,氣質出眾。

楊瀾身穿“新中式”上衣。

舉手投足盡顯“貴氣”。

原來“職業范”會一直印刻在她的身上。

那麼,楊瀾現在變成什麼樣瞭呢?

她身上的氣質又是如何保持的呢?

看見楊瀾最近在聯合國發言的照片,很多人心裡頭忍不住嘀咕。

這個狀態,一點都不像快奔六十去的人。

楊瀾身材保持得好,瘦高挑兒。

臉上皮膚繃得住,眼神亮亮的,精氣神十足。

離開央視主播臺這麼多年瞭,那份“臺柱子”的氣場和影響力,可真是一點沒丟。

往那國際大場面一站,自然而然就是焦點。

前兩天,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辦“文明對話國際日”活動,動靜不小。

楊瀾作為嘉賓受邀發言,她一出現,會場裡那股子東方韻味一下子就突顯出來瞭。

她那天穿的是一套新中式風格的行頭。

黑底子,繡著精細不張揚的傳統紋路,看著簡單大方,但分量感很足。

這可把中國美學那種含蓄雅致和現代設計的利落感,糅合得挺地道。

還是那標志性的短發,利落幹凈,妝容得體。

尤其嘴唇上塗的那抹紅色,亮眼又自信。

站在外國記者一片閃光燈裡,那氣度,穩穩當當。

跟人交流時笑容親切,說話有條有理,舉手投足間那份知性的優雅。

像是從骨子裡透出來的。

這次她在大會上講的,是咱們國傢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和怎麼把它傳下去。

站在世界級講臺上那份從容自信,讓人一下子想起她當年在央視當“一姐”時的風采。

57歲的年紀,能維持這份身板兒和精神頭,確實不容易。

而且時間像是把她打磨得更透亮沉穩瞭。

回想楊瀾這個人,起點就不低。

1968年生在北京一個教授傢庭,父親是北京外國語的教授,從小傢庭環境就不一般。

1990年,才22歲,剛從北外英語系畢業的楊瀾。

愣是從上千人裡脫穎而出,坐上瞭央視王牌節目《正大綜藝》主持人的位置。

她主持風格不一樣,清新自然。

還不缺文化味兒,節目一下子就火遍瞭全國。

短短幾年,她不僅僅是把《正大綜藝》辦得更紅火。

還在1994年捧回瞭中國播音主持界的最高獎“金話筒獎”。

因此,還登上瞭億萬觀眾矚目的春晚舞臺,跟趙忠祥、倪萍這些大腕兒同臺。

那時的楊瀾,說是央視的當傢花旦一點不為過。

可就在事業最紅最順的時候,楊瀾幹瞭個讓所有人瞪眼的事。

那就是,把央視多少人求不來的“鐵飯碗”給辭瞭,扭頭跑去美國念書深造。

這在當時絕對是個爆炸性新聞,很多人想不通,替她惋惜。

但對她自己來說,恐怕是心裡頭那股向外看、向上鉆的勁兒推著她。

後來她自己也說,留學的經歷徹底改變瞭她。

讓她跳出瞭原來的圈子和思維方式,看到瞭世界的遼闊。

在美國讀書那幾年,楊瀾拿下瞭哥倫比亞大學的國際事務碩士學位。

畢業回國後,楊瀾沒再回到體制內的老路,而是選擇和丈夫吳征一起創業。

事業幹得紅火,楊瀾的傢庭生活也很美滿。

不隻是搞事業,楊瀾對社會公益也一直上心。

這些年,大傢不光在高大上的場合看見她。

也在一些特別普通的地方發現她的身影。

早就有新聞報道過,她就穿著樸素的條紋衫,踩著佈鞋。

在某個鄉村學校的食堂裡,幫著師傅給孩子們打飯盛菜。

這個畫面跟她在聚光燈下的形象反差確實很大。

但讓人看到的是她的實在和對鄉村教育的真誠關心。

不管是在聯合國講壇發言,還是在鄉下學校食堂幫忙。

楊瀾好像總能在不同地方找到她認為有價值的事情去做。

她和丈夫還把手裡公司的一部分股份捐出來。

成立瞭陽光文化基金會,專門用來支持教育、文化、慈善這些事。

楊瀾的人生道路,成功是毫無疑問的。

但她的每次重大選擇都伴隨著議論。

說到底,大傢佩服她的,可能就是那份不滿足現狀、永遠追求自我超越的韌勁兒。

敢在巔峰時刻選擇“歸零”重來,這種勇氣不是人人都有。

她身上的精英氣息和廣闊視野,讓她在各種環境裡都顯得遊刃有餘。

但同時,她在鄉間的公益行動,又展示瞭接地氣、溫和共情的一面。

楊瀾的經歷挺生動地說明瞭,一個人的路子能有多寬,關鍵在於你有沒有勇氣去選。

選瞭之後有沒有決心去堅持走到底。

她的故事,其實就是不斷突破邊界、活出自我的過程。

主要信源

紅星新聞——楊瀾受邀在聯合國作主題發言:7分鐘內完成演講,受到傅聰大使和各國代表認同

企業咨詢——楊瀾在聯合國文明對話國際日作主題發言,談“中華造物智慧”

中華網——楊瀾在聯合國文明對話國際日發言!

(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