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多帶孩子去兩個地方,孩子的智商、情商高,娃會更聰明更自信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盡自己所能,從小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和成長環境。

所以,從孩子出生後,在孩子的吃,穿,用,上學等方方面面,都精心挑選,會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輔導班。

就是為瞭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能讓孩子快人一步,總覺得孩子起步早,以後就能走得更遠,比別的孩子更有優勢。

其實不然,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並不是起步早就能跑得快,就能贏得其他人。

在內卷的大環境下,如果隻是卷孩子的學習,並不是一件明智的選擇,因為孩子的學習是一個持久的過程。

如果太早卷孩子學習,孩子的學習能量被消耗,後續孩子進入中學後就會缺乏學習動力,從而出現厭學的情況。

與其卷孩子學習,不如從小帶孩子多去這2個地方玩,這樣不但可以讓孩子變得更聰明,而且孩子可以開闊眼界,提升格局。

第一個地方:多帶孩子去擁抱大自然。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 好動,所以,我們要根據孩子的天性來養育孩子。

多帶孩子去旅行,這是當下很多人都知道的道理。

但是,作為父母,我們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忙,平時工作太累,周末又不想跑遠,節假日到處都是人山人海,更不想去湊熱鬧。

而旅行也是很燒錢的一項活動,帶孩子出行,不想委屈孩子,住宿吃飯都要選好些的,也是一項很大的開銷。

所以,帶孩子多旅行,對於普通傢庭來說並不太現實。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距離遠與近並不重要,而是隻要讓他們置身大自然中,讓他們在大自然中快樂奔跑,玩耍,他們就很開心。

下班後,可以帶孩子到小區,或者小區周邊綠植多的地方玩耍,周末可以到公園,到郊區,讓孩子去接觸大自然。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但可以觀察蟲鳥植物的生長,而且可以感受季節的變化。

孩子都喜歡看螞蟻搬傢,喜歡看看西瓜蟲,喜歡蝴蝶飛舞,喜歡看蜜蜂采蜜等,這些在傢長看來很普通的大自然現象,對孩子來說確實很新奇的事。

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不但可以激發孩子的探索心理,滿足好奇心,更可以激發孩子的想象力,提高觀察能力,讓他們對大自然敬畏。

第二個地方:去書店,圖書館或者博物館等地方

讀書使人明智。

從小培養孩子濃厚的閱讀興趣,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孩子就會對不同的書籍感興趣,孩子閱讀的領域也會越來越廣泛。

閱讀看似和學習沒有直接關系,其實可以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讓孩子儲備更多的知識。

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學霸,大多數愛閱讀,閱讀范圍非常廣泛的孩子,閱讀啟智,閱讀越多,速度越快,他們提煉重點的能力越強。

不少傢庭為瞭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傢裡買瞭不少書,這樣雖然說很不錯,可以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

不過,對於很多傢庭來說,購買書籍投入成本過多,有的書孩子讀一次就不看瞭,買瞭也浪費。

與其如此,不如多帶孩子去書店,圖書館,裡面的書都是比較暢銷的,不同年齡段,不同類型的書籍都有,孩子可以任意挑選閱讀。

而在書店或者圖書館,裡面環境靜謐,可以讓孩子靜下來心,徜徉在書的海洋中。

孩子出生後,我也給孩子買瞭很多書,如今一整面墻的書架都已經擺滿瞭書籍,盡管如此,每到周末,我還是會帶孩子去傢附近的一個書店。

這傢書店每到周末,兒童閱覽區都會有很多孩子,每次去我都看到有個9歲左右的小女孩,她獨自在那裡看書,看得非常投入。

後來才知道,這個女孩的爸爸媽媽是我們附近一所大學的老師,女孩酷愛閱讀,成績優異,而且很有見識,懂事大方。

除瞭上面說的圖書館,書店外,傢長 也可以利用周末帶孩子去博物館和科技館等場所。

因為在這裡,孩子可以感受到歷史長河中的人類文明,能瞭解歷史厚重,感受科技的力量,從而激發孩子的歷史情懷,感受科技的力量。

所以,傢長平時有空瞭,多帶孩子去上說到的這兩種場合玩,不但可以豐富孩子生活,更可以增長孩子見識。

從小多帶孩子去兩個地方,孩子的智商、情商蹭蹭上漲,會更聰明更自信,孩子的眼界也會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