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縣立足資源稟賦,以現代農業技術為突破口,大力發展智能化、標準化設施農業。通過引進國際先進溫室技術、優化種植模式、強化科技支撐,探索出一條高效節水的戈壁農業發展路徑。作為示范企業的古浪越海農業,依托智能溫室系統和精細化管理,不僅實現番茄產量與品質雙提升,更成為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帶動群眾增收的重要力量。

越海農業有限公司智能溫室大棚
走進古浪越海農業的智能溫室大棚,暖意撲面而來,放眼望去,一排排種植槽整齊排列,翠綠的番茄藤蔓順著支架向上攀爬,一串串色澤鮮艷、圓潤飽滿的串番茄掛滿枝頭,宛如紅寶石般誘人。工人開著升降平臺車,熟練地穿梭於番茄種植架之間,沿著軌道給番茄“樹”調蔓、打岔,現場一派繁忙而有序的勞作景象。
古浪越海農業以新質生產力為驅動,從荷蘭引進先進的智能溫室設施,融合全球頂尖溫室建造工藝和環控系統,如半封閉溫室系統、潮汐式移動苗床系統等。這些新技術的應用,徹底重塑瞭傳統農業生產模式,也是串番茄糖度高,口感好的秘密所在。

優質串番茄
“我們的全自動化玻璃溫室采用進口超白漫反射玻璃,大大提高透光率,讓每一株番茄苗都能均勻沐浴在自然光下。溫室內配備環境智能控制系統,通過傳感器實時監測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參數,自動調節通風、遮陽、灌溉系統,精準控制溫度、濕度,為串番茄打造全年如春的生長環境。”古浪越海農業生產經理吳虎年說。
在構建全產業鏈品質管控體系的過程中,企業建立起“優種先行、管理護航”的雙重保障機制。精選苗種階段,選用國際優質串番茄品種,通過抗病性篩選與本土化改良,確保每株種苗兼具果實飽滿、糖酸比均衡的優勢特性。采用巖棉育苗技術培育的種苗根系發達,定植後成活率高,為後期穩定產出築牢根基。有瞭優質種苗的強力支撐,生產團隊也將匠心精神註入田間管理的每個過程。由從業經驗豐富的農藝專傢帶隊,技術團隊全程實施標準化作業:從園區深度消毒、精準定位株距行距,到滴灌系統精準配比營養液,確保每個環節均按標準化規程操作,使番茄在科學管護下煥發自然本真風味。
這種科技賦能的種植模式效益顯著,據瞭解,古浪越海農業種植的串番茄生長周期為一年,每平方米產量平均可達30公斤,采收周期長達50周,年生產串番茄可達2700噸,並且一年四季均可采收上市。這些高品質的串番茄主要銷往北京、上海等一二線大城市。

采收串番茄
產業的發展不僅帶來瞭經濟效益,還為當地群眾提供瞭大量就業崗位。古浪越海農業充分吸納周邊農村富餘勞動力,讓群眾實現就近就地就業。郭宗萍是2018年從黑松驛移民搬遷到愛民新村的,2021年開始在越海農業務工。她高興地說:“在這裡務工,收入穩定,離傢還近。現在運用這些高科技設備管護和采收番茄,擺脫瞭‘靠天吃飯’的困境,比以往強太多瞭!”像郭宗萍這樣在越海農業工作的村民還有很多,依托就近務工走上瞭穩定增收之路。
如今,智能玻璃溫室裡紅寶石般的串番茄,已成為古浪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註腳。從傳統農耕到智慧種植,古浪縣通過科技創新突破地域條件限制,讓現代農業煥發內生動力。在越海農業等示范項目的引領下,標準化種植技術不斷推廣,技術賦能正成為驅動產業升級和農民增收的核心引擎。這場以科技為支撐的農業革新,正在顯著提升產業價值,推動農產品向高品質、高效益躍升,為鄉村振興註入強勁動能。
實習記者:孔令蘋
來源:古浪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