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抗議變憲政危機,特朗普親手捧紅紐森,2028選戰提前打響

各位朋友,大傢好。

大傢知道,前幾天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州政府與美國總統特朗普之間發生爭執,起因是當地所謂的非法移民抗議被遣返,然後特朗普宣佈向加州派遣瞭約700名海軍陸戰隊士兵。

該問題原本動用普通警力就能夠解決,但結果卻演變為出動軍隊進行鎮壓,這不但在憲政上存在爭議,而且也加劇瞭州政府與聯邦政府之間的爭議。

此外,特朗普的個人價值觀以及他將把美國引向何方,現在也變得更加清晰。

同時,這件事也間接推升瞭加州州長紐森的威望,現在有一種說法是,紐森可能會問鼎2028年美國總統的寶座。

因此,他與特朗普之間的爭執,或許可以為我們觀察2028年的美國政治,提供一個早期的指標。

01

長話短說,接下來我先概述一下此事的來龍去脈。

眾所周知,美國目前大約有1400萬非法移民,其中相當一部分居住在加州。

所謂的非法移民,其實就是指沒有合法證件,但卻通過各種途徑進入美國境內的來自於世界各國,尤其是臨近美洲地區的人。這些人在美國安頓下來,找到瞭工作,繳納瞭稅款,甚至結婚生子等。

雖然從法律角度來講,這群人最初進入美國的方式不合法,而且至今仍有許多人沒有合法證件,但他們無疑已經成為美國社會的一部分。

過去,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政府,對此往往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有特朗普在上任前誓言要解決這個問題,並在上任過去快五個月後,也就是現在開始采取行動。

前面我提到,美國1400萬非法移民中,有很大一部分位於加州,而加州的非法移民中,又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洛杉磯。

盡管加州素有自由主義的傳統,但畢竟這個問題還是要解決的。

因此,當地海關和移民局開始采取行動,對非法移民進行登記或嘗試遣返,這引發瞭所謂的非法移民群體的抗議,然後雙方發生爭執。

不過,整體來看,當時雙方還是相對比較“和平”地處理此事,直到此事上報至特朗普。

據瞭解,特朗普知道此事後,立即發出總統令向加州派遣瞭約700名海軍陸戰隊士兵,這些士兵在進入洛杉磯之前,都接受瞭專門的訓練,學習如何處理非法移民。

同時,特朗普派遣至加州的國民警衛隊成員也增加瞭一倍,從原來的1000人提升至2000人。

02

坦率地講,此事之所以引發爭議,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這是自1965年以來,即近60年來,美國聯邦政府首次在沒有地方政府要求的情況下,向地方政府派遣國傢公共力量。

美國是一個實行聯邦制的國傢,它的各個州是擁有主權的,聯邦政府隻擁有一些國防、外交等大權,其他相當一部分權力是下放給各州的。

在這個基礎上,特朗普在加州政府沒有提出要求的情況下,主動向加州派遣瞭強力部門和力量,這是美國1965年後首次出現的情況。

第二,這個事實上涉及到特朗普對美國政治體制的幹預,甚至是破壞。

當然,這種影響的程度是可大可小的。如果這隻是個案,或許尚且可以接受。但如果特朗普持續擴大規模,對我們來說,這便成為一個不同的觀察指標。

在特朗普的治理之下,未來美國的現行機制,即美國聯邦政府和國傢的機制,是否會受到動搖甚至被摧毀,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觀察指標。

由此,加州政府提出瞭抗議和反對意見。而特朗普則辯駁說,這是出於公共秩序的需要,不采取這些措施,就無法恢復美國的公共秩序。

那麼在聯邦制受到沖擊的情況下,爭議之中又衍生出瞭第二個爭議。

特朗普除瞭調用國民警衛隊之外,還向洛杉磯地區派遣瞭700名海軍陸戰隊士兵,值得註意的是,他們是作為軍隊,而非警察來執行任務。要知道,處理內部社會治安是警察的職責,而軍隊則負責對外國防事務。

坦率地講,特朗普此次行動,不僅是近60年來聯邦政府首次在沒有明確要求的情況下向州政府派遣強力部隊,同時也極為罕見地出現瞭軍隊直接幹預美國國內社會秩序的情況。

提起洛杉磯,可能大傢還記得1992年發生的黑人騷亂事件。起因是當地幾位黑人遭到美國警方的追捕並被槍殺,隨後引發瞭當地黑人社區的大規模示威。

這起騷亂事件發生在1992年的四月底至五月初,迄今已過去三十多年,但其影響在美國是非常深遠的。

而即便這起事件造成瞭如此重大的社會動蕩,但它反映的也僅僅是美國的有色人種沖突和警方執法無度,並未涉及軍隊直接介入內部社會治安。

特朗普此次調動海軍陸戰隊的舉動,其嚴重性是可大可小的。

從特朗普的角度來看,這是為瞭維護秩序,對他而言,隻要能恢復秩序,就可以采取任何手段。

然而,從美國國內的聯邦與地方、聯邦政府與州政府的權力分配,以及美國憲法的規定來看,軍隊是禁止介入內部社會治安事件的。

坦率地講,特朗普這次的舉動不僅是前所未聞,而且近乎絕無僅有。這與其說是偶然,不如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瞭特朗普價值觀中的必然。

大傢稍加思考便能明白,特朗普不惜一切代價追求他心中的秩序,這代價可能是動用軍隊,可能是摧毀憲政,甚至可能是動搖美國的政治體制。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件事的性質是極其嚴重的。

雖然這幾天,由於國民警衛隊的加強和軍隊的出現,當地非法移民的抗議活動有所緩和,但這一事件一定會對美國社會造成深層次的影響。

這種影響是可以與哈佛大學遭受美國政府幹預相提並論的,隻是一個是從學術層面,一個是從國傢制度層面。無論是軍隊幹預內政還是哈佛大學事件,對美國社會造成的影響都是不可磨滅的。

雖然近期這兩件事在新聞的熱度上有所下降,但從深層次的角度分析,該事件並未結束,隻不過媒體報道的密度有所降低而已。

03

第三,加州這件事情可能會產生副作用,進一步提升加州州長紐森的人氣,讓他能在2028年與特朗普或另外一個極右民粹政治領導人展開競爭。

與此同時,他很有可能最終戰勝右翼,問鼎美國總統的寶座。

紐森今年57歲,曾是舊金山市的市長,於2019年擔任加州的州長。

從照片中可以看出,他不僅外貌英俊,而且具有個人魅力和出色的治理能力。

然而,紐森的治理能力偶爾會顯得過度,比如在疫情期間,他對於疫情的管控措施略有過度。但總體而言,他的形象仍然是積極正面的。

前幾年,當民主黨內部試圖推出候選人來代替當時的拜登時,紐森一度被視為第一替代人選,甚至在與哈裡斯的競爭中領先。

然而,由於拜登對哈裡斯的偏好,紐森最終未能成為對決特朗普的民主黨候選人。

雖然錯失瞭一次歷史性的機會,但表面上看,紐森作為民主黨的加州州長,與聯邦總統特朗普之間的爭執,反而是提升瞭他的人氣。

而且坦率地說,特朗普這邊和他的對抗越劇烈,紐森的人氣就越高升。

坊間已有許多傳聞說,紐森有可能要問鼎2028年的美國總統大選。

按理說,去年如果拜登不偏好哈裡斯的話,紐森就有可能成為民主黨候選人,甚至有可能會獲勝。

所以,若這次事件能夠持續推升紐森的人氣,我們則需關註2026年中期選舉後的形勢。

如果紐森的人氣繼續上升,甚至到瞭2028年,他確實有可能問鼎總統,那麼屆時美國民主的鐘擺又會回擺。

當然,現在做出這樣的預測還為時尚早。在未來3年半內,美國社會可能會發生許多變化。

尤其是當民粹主義在社會底層的邏輯發生劇烈變化,且底層架構處於撕裂狀態的情況下,美國國內將充滿變數。

民粹、技術精英等,與中規中矩的政客、主流政客之間的差異和矛盾將如何演變?

像我之前分析和預言的那樣,如果主流政客是一批正確的能幹者,比如說像紐森這樣兩者兼有,既正確又能幹的人問鼎或者上升的話,那麼像特朗普、馬斯克等這樣危險的能幹者,自然就不會有市場,這一點至關重要。

盡管現在討論這一話題或許還為時過早,但從理論邏輯和學術視角出發,我願意提出一個觀察指標,供大傢共同探討。

#洛杉磯騷亂對美國社會有何影響##專傢:加州州長將成特朗普頭號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