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駐華使館海軍陸戰隊駐京幾十年未撤,因外交慣例與國際法約束

說起來有點讓人意外,咱們國傢首都北京,竟然有一支外國軍隊駐紮瞭40多年還沒走。這支部隊就是美國駐華大使館裡的海軍陸戰隊安全衛隊。別看標題說得聳人聽聞,實際上這事兒在國際上稀松平常,可在咱們中國人的視角看,又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甚至有點“無奈”的感覺。

先說清楚,這支所謂的“外軍部隊”其實是美國大使館裡的安全衛隊,英文叫Marine Security Guard,隸屬美國海軍陸戰隊。他們的任務很簡單,就是保護大使館的安全。比如守住大門,檢查進出的人,巡邏院子,必要時保護裡面的人員和機密文件。這幫人不是來打仗的,也不是啥大規模軍事力量,就是一群訓練有素的衛兵,人數通常也就十幾個到二十來個。

這種安排在全球范圍內都挺常見的。美國在全世界140多個國傢的大使館和領事館裡都派瞭這種衛隊,不光是北京,倫敦、東京、莫斯科都有。他們的存在是為瞭確保大使館能正常運轉,畢竟外交使館裡存著不少敏感信息,安全不能馬虎。

啥時候來的?為啥來瞭?

這事兒得從1979年說起。那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美國在北京開瞭大使館。作為建交的一部分,雙方同意按照國際慣例,美國可以派海軍陸戰隊來守大使館。這不是啥秘密協議,而是外交關系正常化的標配。從那時候算起,到現在2023年,過去瞭44年。標題裡說“50年”有點誇張,可能為瞭抓眼球吧,但意思差不多,就是時間不短瞭。

為啥要讓他們來呢?因為大使館在國際法裡有個特殊地位。根據1961年的《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大使館算得上“外國領土”,東道國不能隨便進去,發送國也有權自己保護使館安全。所以,美國派海軍陸戰隊來守門,既是他們的慣例,也是國際法允許的。中國這邊也認可這個安排,畢竟建交是雙方談好的事兒。

為啥有人覺得別扭?

不過話說回來,這支部隊的存在在咱們中國人的眼裡,多少有點刺眼。為啥呢?得從歷史和心理上找原因。中國近代史上有過不少屈辱的經歷,19世紀到20世紀初,外國列強在咱們土地上設租界、駐軍隊,那段記憶太深刻瞭。像八國聯軍、天津租界、上海的洋兵,這些都是民族傷疤。所以,哪怕現在這支海軍陸戰隊規模小得可憐,隻窩在大使館院子裡不出來,有些人一聽“外國軍隊”還是會皺眉頭,覺得這跟主權有點不對付。

尤其是在北京,首都啊,國傢的臉面,啥都得講究個絕對掌控。結果大使館裡站著一群穿美國軍裝的衛兵,咋看咋像外來的“釘子”。再加上中美關系有時候風風雨雨,貿易戰、科技戰打得熱火朝天,這幫衛兵的存在就更容易被拿出來說事兒,覺得是美國在咱們地盤上“秀肌肉”。

但實際上呢,他們也就是守個門,活動范圍不出大使館那幾畝地,武器也隻在院子裡用,壓根兒沒啥軍事威脅。外頭還有咱們的武警站崗盯著,真要有什麼情況,他們也翻不出天。

為啥趕不走?

那為啥不把他們攆走呢?不是不想,而是沒那麼簡單。這裡面牽扯到外交的規矩和現實的算盤。

外交對等是大前提

外交這東西講究個對等。你讓我的人走,我也讓你的人走。中美建交後,中國在美國也開瞭大使館,裡面一樣有自己的安全人員,可能是公安部或者國安的人,具體誰不清楚,但肯定是帶槍的。如果中國說:“你們海軍陸戰隊滾蛋!”美國回頭就能說:“那你們大使館的衛兵也別留瞭。”到時候中國大使館在華盛頓的安全咋辦?總不能全指望美國警察吧。所以,這是個互助的買賣,誰也不想先打破平衡。

再說法律依據。《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第22條寫得明白,大使館的館舍神聖不可侵犯,東道國有義務保護,但使館自己也能采取措施自衛。這支海軍陸戰隊就是美國自衛的一部分。中國要是硬把他們趕走,就是違反公約,等於給自己找麻煩。別忘瞭,這公約可是全球通用的,中國簽瞭,美國簽瞭,大傢都得守。

第27條還說瞭,使館可以用各種通訊手段,包括密碼和信使,這些都需要安全保障。海軍陸戰隊在裡頭守著,就是確保這些不會出岔子。換句話說,他們的存在是公約默認的,名正言順。

還有個現實問題,趕走他們可能會捅馬蜂窩。中美關系本來就復雜,南海、臺灣、貿易,哪樣不是大雷區?這時候為瞭一支十幾個人的衛隊翻臉,值當嗎?萬一美國覺得這是挑釁,外交上再加碼報復,吃虧的還是自己。更何況,這幫衛兵安安穩穩待瞭幾十年,沒鬧出啥大亂子,真要動手趕人,反而顯得小題大做,國際上也不好看。

所以,政府層面早就掂量清楚瞭,這事兒不值得費勁兒。留著他們,既保瞭大使館安全,也沒啥實際損失,幹嘛非要折騰呢?

其實吧,這事兒放眼全球,真不算啥稀罕事。不光美國,中國的大使館在國外也有自己的安保人員。華盛頓的咱們大使館,門口肯定有中國衛兵,俄羅斯在華大使館也一樣有自己的警衛。這都是外交圈的潛規則,大傢心照不宣。

舉個例子,英國大使館、法國大使館在北京,裡頭也有各自的安保力量,可能不是軍人,但功能差不多。反過來,中國在倫敦、巴黎的大使館也一樣有自己的安全團隊。說白瞭,這就是個國際慣例,誰傢大使館沒點防身的本事啊?要不萬一遇上抗議、騷亂,靠東道國警察反應慢半拍,咋整?

美國這支海軍陸戰隊可能因為名氣大、紀律嚴,被人盯得緊點,但本質上跟別國的沒啥兩樣。硬要說特殊,也就是他們穿的軍裝太顯眼,加上中美關系敏感,才顯得有點“紮眼”。

這40多年,他們也不是完全沒風波。比如2018年,有個中國公民想闖美國大使館,被衛隊攔下來瞭,當地媒體炒瞭一陣子。還有2020年疫情期間,大使館封鎖嚴格,進出管控多,外頭有人議論這幫衛兵是不是太“擺譜”。但這些都是小打小鬧,沒掀起啥大浪。政府也沒拿這些當回事兒,處理完就過去瞭。

畢竟,這支部隊的日常就是站崗、巡邏、檢查證件,頂多訓練一下應急反應。他們的生活圈子就在大使館那塊地,外頭的人壓根兒接觸不到,能惹啥麻煩呢?

普通人呢,大多壓根兒不知道大使館裡有這麼一支隊伍。北京那麼大,誰沒事老盯著外交區啊?就算知道的,也就當個稀奇事兒聊聊,喝茶時說一句:“嘿,美國人還在咱們這兒留兵呢!”一笑瞭之。真要上綱上線覺得這是“主權入侵”的,多半是些網絡噴子或者民族情緒上頭的人,現實裡沒啥影響力。

政府這邊態度很穩,既不宣傳也不批評,就當沒這回事兒。畢竟比起經濟、科技、國際地位,這點小事連個零頭都算不上。老百姓不鬧,政府不急,事兒就這麼放著。

標題裡那“原因令人無奈”,到底無奈在哪兒呢?說白瞭,就是想管又管不瞭,想發火又不值當。擱誰心裡都明白,這幫衛兵不是啥大威脅,可看著外國軍人在自己首都晃悠,總有點不爽。可要真動手趕人,成本太高,回報太低,還不如裝沒看見。

再說瞭,這支部隊也不是鐵板一塊待瞭50年的老面孔。他們是輪換制的,一兩年換一批人,來的都是新兵蛋子,經過專門培訓,懂規矩、守紀律。數量又少,翻不出花兒來。政府掂量再三,覺得這事兒不值得費心思,留著就留著吧。

有人可能會拿歷史說事兒,說這跟當年外國駐軍似的。其實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當年八國聯軍、租界裡的洋兵,那是真刀真槍占領咱們的地盤,耀武揚威,欺負人。現在這支海軍陸戰隊呢?就十幾個守門的,窩在大院裡,連街都上不瞭,能比嗎?

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軍事實力也今非昔比,誰還敢隨便在咱們這兒駐軍?大使館這點安保力量,跟主權壓根兒不沾邊兒。硬要拿來說事兒,那是自己嚇自己。

照現在這架勢,這支部隊估計還得賴在北京待下去。隻要中美沒徹底翻臉,大使館在,衛隊就在。國際規則擺在那兒,雙方都得認。真要哪天外交關系斷瞭,那自然另說,但就目前來看,這“無奈”的局面還得繼續。

說到底,這事兒既不新鮮也不嚴重,就是個外交常態被標題誇大瞭點。咱們普通人知道就行瞭,別太當回事兒。畢竟國傢大事那麼多,這點小插曲,真不算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