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是中國五大僑鄉之一,隨著中老鐵路的提速擴容和環印度洋地區南向大通道的加快推進,雲南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迎來巨大發展機遇。為進一步發揮僑界優勢,助力雲南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國僑聯和雲南省人民政府於6月12—17日在德宏聯合主辦“僑連五洲·七彩雲南”——第21屆東盟華商會。
在東盟華商會舉行之際,記者走進瞭著名愛國僑企益海嘉裡金龍魚位於昆明的工廠。新加坡愛國華僑郭鶴年先生和其侄子郭孔豐先生創建的新加坡豐益國際集團成立於1991年,自2009年穩步邁進《財富》世界500強企業之列。作為豐益國際集團在中國投資的重要佈局,益海嘉裡金龍魚是一傢以農產品和食品加工為主的僑資企業。益海嘉裡昆明工廠自成立以來,不僅在糧油食品領域深耕細作,還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紮根雲南,開啟發展篇章
國傢“一帶一路”倡議中,雲南扮演瞭重要的角色,是連接東南亞和南亞的重要門戶,益海嘉裡金龍魚看好雲南的整體市場環境和經濟發展前景,決定加大對昆明工廠的投資。截至目前,工廠總投資約18億元,實現年產值40餘億元,是雲南省規模最大的綜合性糧油食品加工企業。

益海嘉裡雲南區域總經理張良文表示,工廠的發展離不開省市政府長期以來的鼎力支持與悉心指導。從項目規劃落地到投產運營,各級政府在政策扶持、行政審批、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我們全方位保障,為企業發展營造瞭高效便捷的營商環境。此外,雲南省僑聯對企業發展助力良多,幫助企業精準把握政策方向的同時,還為企業搭建瞭廣闊的交流合作平臺。通過東盟華商會、百僑會等大型活動,企業結識瞭諸多僑企夥伴,推動公司產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省僑聯還積極組織企業參與各類行業研討會、展銷會,助力企業掌握行業前沿動態,提升公司在行業內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築牢糧油產業根基 堅持可持續發展
益海嘉裡昆明工廠作為省級質量標桿企業,一直把食品安全當作一把手工程。目前,主要加工生產面粉、食用油等,使雲南消費者享用到“本地產、本地銷”的產品。面粉車間采用氣力輸送技術減少物料殘留,包裝車間三條產線日產能達千噸,旺季可供應100餘種單品,覆蓋雲南全域需求。

益海嘉裡昆明工廠還是企業碳中和實踐的先行者,2021年昆明工廠通過碳中和認證,成為國內糧油行業首傢碳中和工廠,亦是母公司豐益國際全球首個碳中和標桿項目,2022年獲得瞭國傢級綠色工廠稱號,其核心綠色舉措包括:建設3.8兆瓦光伏項目,年發電量400萬千瓦時;安裝560餘盞微波感應燈及150盞光伏路燈,降低工廠電力消耗;采用生物質鍋爐替代傳統燃料,年減少碳排放逾2600噸。此外,昆明工廠還是國傢級糧食應急保障企業。

工廠通過包材減量化、運輸路徑優化等措施,持續降低碳排放。不僅有力支撐國傢“雙碳”戰略,更引領行業可持續發展轉型。工廠已獲得多項質量和食品安全認證,並每年接受AIB 飛行檢查,全力保障雲南消費者的餐桌安全。
采訪中,張良文圍繞益海嘉裡金龍魚大健康佈局展開詳細解讀,系統闡釋瞭企業在大健康食品領域的規劃與創新實踐成果,展現出企業在健康食品賽道的深耕與突破。著重介紹瞭甘油二酯油(DAG)與植物甾醇蛋白乳等明星產品。

踐行社會責任,彰顯僑企擔當
企業的價值不僅在於創造利潤,更在於回饋社會。作為僑資企業,益海嘉裡始終將社會責任融入發展基因,在助學、助殘等領域探索多元幫扶,以實際行動擔當社會責任。
“金龍魚烹飪班” 是重點推進的慈善項目之一,該項目由中國烹飪協會與益海嘉裡集團、金龍魚慈善公益基金會共同推進,“金龍魚假肢助行” 項目為眾多殘疾人提供瞭高質量的假肢設備。張良文表示,“我們將持續通過這些慈善項目,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實現夢想。”
僑企的發展始終與國傢發展同頻共振,從糧油加工到碳中和標桿,從食品安全守衛者到大健康引領者,益海嘉裡昆明工廠,詮釋瞭僑企“紮根一方、造福一方”的橋梁作用。
僑企正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務實的行動,為雲南高質量發展註入“僑”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