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協同育才,鍛造“五金”強引擎,賦能沿邊開放新發展——雲南財經職業學院譜寫東西協作與職教出海新典范

雲南財經職業學院立足“國門職教”特殊使命,聚焦瑞麗沿邊開放區產業升級與職教資源薄弱的核心矛盾,打造三大核心項目、十八項成果構成的特色實踐體系,探索出一條邊境職教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實施“三個+”項目,構築邊疆職教發展新生態

貫通培養+智慧實訓:瑞麗口岸經濟學院項目破局資源短板,聯合多個院校單位開展“3+2”中高職貫通培養。建成智慧關務實訓基地,助力培訓邊民200人次,精準提升區域從業者技能水平。

圖1 瑞麗口岸經濟產業學院掛牌

成立智庫+服務咨詢:組建智庫“面向南亞東南亞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校本專傢11人,政府、行業、其他院校50餘人,聚焦邊疆經濟與跨境職教政策研究、跨境資源整合、決策咨詢。探索跨國職教標準化輸出新模式。

設備捐贈+資源共享:東西協作精準幫扶項目打通資源通道:跨越地域阻隔,向瑞麗市職業中學捐贈電腦設備與優質課程資源,為邊疆職教資源升級註入“源頭活水”。

圖2 部省共建聯合辦學協議簽訂現場

鍛造“五金”實力,鑄就邊疆高水平教育硬支撐

“金師資”聚焦跨境+數智:借力“AI知識與工作效率提升”培訓提升課堂互動率至89%;實施骨幹教師“一對一”指導幫扶機制並選派專業團隊赴點工作;依托“東盟財稅規則雙語師資計劃”,年均培養跨境業務復合型教師200人,築牢教育質量根基。

“金基地”緊扣虛實+融合:建成省級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含12個XR實訓項目)、企業真實單據處理達5萬筆/年的財務雲共享中心(學生準確率96%)、支撐VR虛擬報關教學的智慧關務實訓基地,多維破解邊疆實訓資源短缺難題。

圖3 共建實訓基地及工作站

“金課程”立足數智+跨境:新增5門《RPA財務機器人開發與應用》《大數據財務分析》《Python開發與財務應用》等數智課程(占比升至52%)。創新實施包含RPA財務機器人及財務共享服務等“1+X”證書融通課程,實現雙證獲取率90%;開發服務多傢企業的《跨境貿易退稅實務》課程及東盟財稅標準,並聯合申報國傢級跨境電商B2B運營、跨境電商基礎課程標準2項。

“金教材”彰顯高度+廣度: 打造多元教材標桿:1部“十四五”國傢規劃教材,《收銀實務》(2025版)財政部規劃教材,支撐“中文+職業技能”培養體系落地生根。

“金專業”服務貫通+出海:指導瑞麗職中建成大數據與會計、電子商務“3+2”高本貫通人才培養方案2個。省級“雙高” 專業群輻射帶動邊疆院校建設,畢業生對口就業率躍升至90%(37%入職跨境企業,服務普洱茶、咖啡等特色出口企業40餘傢)。打造沿邊職教國際發展范本。

圖4 智慧財稅產教融合實踐基地

錨定未來目標,打造沿邊開放職教新標桿

雲南財經職業學院將以更高標準,在2025年內紮實推進後續規劃:

紮根國門鑄魂育人:建成“思政鑄魂+專業賦能”基地及“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研基地”,深化紅色基因與跨境技能的創新融合。

定向培養無縫銜接:落實會計事務、電子商務“3+2”中高貫通定向招生,精準開展職業技能提升社會培訓,實現人才培養與口岸經濟需求對接零距離。

承辦沿邊商貿賽事:承辦“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國際貿易競賽”,填補國傢級賽事中沿邊開放與跨境電商融合的空白,推動職教標準互認。

夯實口岸經濟學院平臺:推動口岸經濟學院實體化運行,做優“一平臺(產業學院)一智庫(研究中心)三中心(實踐、技能、AI)”,打造“沿邊金融數智財經教學融合研究中心”等3個基地,構建服務沿邊開放的多維支撐體系。

雲南財經職業學院將緊握國傢沿邊開放戰略的歷史機遇,持續推動跨境職教深度融合,全力將瑞麗口岸經濟學院打造成可推廣的“東西協作典范”和“沿邊職教出海典范”,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雲南篇章貢獻職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