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拿到稀土解禁令,不到24小時,美財長對中國提要求

中國剛對美國解除稀土出口的管制禁令,不到24小時的時間,白宮態度發生改變,強勢對華施壓,特朗普政府這一變臉行徑背後的動機又是什麼?

最近這段時間,中美代表團在英國倫敦舉行的貿易磋商談判引起瞭全球多方的高度關註。一方面,中美兩國是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如果持續爆發貿易戰或者其他的沖突,將會直接影響到全球經濟的復興。另一方面,當前美國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如果無法在短時間內就相關問題與中方達成一致共識,屆時美國的經濟形勢很可能會持續惡化。而在經過會晤磋商後,中美代表團最終還是達成瞭多項共識,其中就包括雙方對相關出口禁令的解除。有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同意恢復向美國汽車制造商和工業企業發放稀土出口許可證,但將許可證有效期限制為六個月。作為交換,美國同意放寬對中國飛機發動機及其零部件以及乙烷的供應限制。

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中方解除稀土出口管制禁令對於美國來說完全就是“雪中送炭”。在21世紀的今天,高科技產業和軍事裝備在生產制造環節都離不開稀土資源,它更是被譽為“工業黃金”。而全球超過70%的稀土資源都是由中國出口,且超過90%的加工也是由中國來完成。所以,在全球生產供應鏈中,中國占據著主導地位。近些年來,因為本國戰略資源的保護以及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中國持續縮小稀土資源的出口,並且按照相關部門的規定對稀土資源出口進行管制。這一措施直接給美國造成難以想象的重創,因為美國的高新技術產業和軍工體系都高度依賴從中國進口的稀土資源。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才非常迫切地希望中國重新恢復稀土資源供應,以確保本國經濟的穩定發展。但讓外界感到意外的是,就在中國剛同意解除禁令不到24小時,白宮就馬上翻臉。日前,美國財長貝森特在參加國會聽證會時宣稱中國應該遵守雙方在日內瓦達成的貿易協議條款,以此來證明自身是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 美財長的這一強硬表態與其在倫敦會晤時的“謙遜”態度有著天壤之別,這也在暗示白宮擺瞭中方一道,特朗普政府妄圖以較小的讓步來換取更大利益。之所以特朗普政府變臉速度如此之快,可能出於以下幾個動機:第一,特朗普需要通過強硬姿態來迎合國內保守團體的支持;第二,特朗普妄圖以“朝令夕改”的方式來獲得中美博弈的主動權;第三,美國試圖通過這種短視的方式來脅迫中國解除更多的礦產資源出口禁令。

那麼,特朗普政府會得償所願嗎?答案是異想天開。首先,中國對於稀土資源出口禁令的解除是部分,並不是全部。如果美方沒有兌現自己作出的承諾,那麼中方就會繼續進行出口管制,打破美國的幻想。其次,除瞭稀土資源以外,中方的反制行動還有很多,倘若美國當面一套背後一套,中方自然有辦法讓其付出慘痛代價。最後,美方這種變臉行徑隻會削弱其國際影響力和信譽,中方需要做的就是以不變應萬變,既保持瞭戰略主動,也對美方施加瞭反制壓力。畢竟特朗普政府的這一短視行為到頭來隻會進一步削弱美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話語權,未來,美國在博弈中的優勢地位很可能會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