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統全面治理“22種浪費”,堅決打贏降本提質增效攻堅戰活動開展以來,中國石油遼河油田特油公司上下積極響應、迅速行動,爭當主力軍、勇做主攻手,全力以赴硬降本、硬增效。
采油作業一區積極響應“22種浪費”,以“修舊利廢創實效、自主攻堅降成本”為主線,創新構建“自主維修+技術改良”雙軌模式。機關青年骨幹帶領技能人員將更換下來的廢舊閥門進行拆卸維修,重新組裝再利用,對各種更換下來的閥門螺栓、法蘭盤螺栓進行分類保管,為井組提供便利。截至目前,各項修復工作累計節約成本近76.4萬元,充分展現瞭青年們“變廢為寶”的智慧結晶和“攻堅克難”的責任擔當。

在全面治理“22種浪費”提質增效行動中,采油作業二區巡檢維護二班青年通過創新思維和精細管理,將一個個“問題點”轉化為“效益點”。該站對11臺中變頻櫃門鎖進行系統性改造,將原本存在安全隱患的“風險源”升級為保障設備安全的“防護盾”;針對12件因水淹報廢的管線閥門通過除銹、噴漆等工藝處理,讓這些設備重新煥上崗。創新開展取樣口“亮化工程”,利用廢棄絕緣膠皮制作防滲墊,實現100%利舊;采用紅磚圍堰設計,既防污染又便於操作,徹底杜絕“跑冒滴漏”,既消除環保隱患,又提升現場標準化水平,累計節約成本2.4萬元。

“22種浪費”整治行動不停歇!采油作業三區青年電工李其傑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對中、變頻櫃進行“全面體檢”,反復核查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參數、每一組數據。錨定“保障生產用電安全,提升油井產能效率”工作目標,為全面提高油井的采油效率,降低能耗和減少設備的損耗,他帶領青年攻關小組成員對全區90口重點油井進行系統效率測試,“拉網式”排查用電安全隱患,累計整改配電箱電路老化、接地保護失效等問題共計18處,實現挖潛創效4.7萬元。

系統全面治理“22種浪費”一直在路上。熱註作業一區從“小處”著眼降本點,從“實處”發力治浪費,帶領青年工作小組組織自主維修和自主清淤活動,舊儀表、舊電暖器恢復使用,提升設備設施利用率,維修廢舊儀表電機,修復改造電暖器,目前已成功節約采購成本3萬餘元,節約外委成本1萬元。

熱註作業二區第二黨支部以全面系統治理“22種浪費”為載體,聚焦熱註班站“修舊利廢、外活內幹、能耗管控”等痛點問題,組建“青年提質增效攻堅小組”,自主完成更換柱塞泵盤根、油封等易損件12次,拆解、配件重組引燃電磁閥等設備部件5個,節約外委支出近萬元。同時對鍋爐開展煙氣分析,實施單爐單井單測,動態調整燃料與空氣配比,使鍋爐的燃燒達到最佳狀態。

治理“22種浪費”活動開展以來,集輸大隊青年幹部員工,從節約一張紙、節約一滴水、節約一度電起步。在生產中通過用保溫棉填充墻體和管線間縫隙,自主維修崗位設施,節省費用的同時,也通過初步處理來縮短維修時間以免延誤生產運行。

為深挖提質增效潛力點,系統全面治理“22種浪費”,生產保障大隊維修隊青年焊工們集思廣益,從材料管理上狠下功夫,根據焊件的類型、尺寸、材質等因素,精確計算所需鋼板、焊材用量,小心切割、精細加工,減少因技術不當導致的焊材損耗,從源頭上杜絕浪費。同時,青年高級技師帶頭成立創新攻關小組,成功解決焊接接地線皮容易磨損漏線的難題,不僅滿足復雜焊件的多角度焊接要求,增強焊接質量的穩定性,更為大修復產井生產流程焊接節省瞭大量人力、物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