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獵雲精選 作者:孫媛
6月10日晚,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下簡稱:騰訊音樂)發公告稱,與喜馬拉雅簽署並購協議,計劃以現金12.6億美元(約合90.6億元)及騰訊音樂相關股權組合,全面收購喜馬拉雅。
據公告,喜馬拉雅是中國領先的在線音頻平臺之一。根據並購協議,喜馬拉雅將進行與交易有關的若幹現有業務的重組。

來源:騰訊音樂公告
針對此次並購,喜馬拉雅發佈公告,稱將保持現有品牌不變、現有產品獨立運營不變、核心管理團隊不變、公司戰略發展方向不變,並承諾合作夥伴與喜馬拉雅簽署的各類合同均會如約履行。
公開資料顯示,喜馬拉雅作為國內在線音頻賽道的絕對霸主,成立12年來,共進行瞭12輪融資,從2012年天使輪,到2021年4月赴美IPO之前進行的E4輪,合計融資近百億元。
其天使輪融資後的估值為345萬美元,E4輪融資的投後估值達到43.4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超過300億元,百度、小米、騰訊紛紛入局。
結合來看,此次並購標志著騰訊音樂在在線音頻賽道的又一次關鍵佈局,在核心音樂業務之外,將進一步邁向更廣闊的在線音頻領域。
事實上,自2020年騰訊音樂正式發佈在線音頻戰略以來,騰訊音樂持續深耕在線音頻內容生態建設,與熱門IP如《盜墓筆記》達成戰略合作,打造眾多精品內容;同時致力於借助AIGC等前沿技術,為用戶提供差異化的平臺功能與服務,滿足在線音頻愛好者個性化的需求。
騰訊音樂已在內容與平臺兩方面建立起在線音頻業務的生態優勢。
再到收購喜馬拉雅,更是早有端倪可循。
今年4月,就有多傢媒體披露,喜馬拉雅將被騰訊音樂集團收購。其中,《科創日報》稱,騰訊音樂正計劃收購喜馬拉雅,並稱該項交易事宜在兩個月前就已啟動。
近期,喜馬拉雅子公司喜攀(上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從3億增至28億元,增幅達837.6%,這一資本動向更是被內部員工視為 “收購重啟的信號”。
事實上,早在2022年,騰訊音樂便被傳與喜馬拉雅有過接觸,探討合作的可能性,但因管理權分配問題,談判陷入僵局。
值得註意的是,在此次收購之前,喜馬拉雅曾多次沖刺IPO。
公司於2021年4月向美國SEC遞交上市申請,後於2021年9月9日撤銷申請,並在2021年9月13日、2022年3月29日、2024年4月12日先後在港交所遞表。
據最新招股書,喜馬拉雅成立於2012年,作為內容創作者、用戶互相連接交互的平臺,公司倡導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提供一傢人一輩子的精神食糧。
根據灼識咨詢,於2023年按移動端收聽總時長和在線音頻總收入計,喜馬拉雅是中國最大的在線音頻平臺,公司引領瞭在線音頻行業,已成為用戶首選的在線音頻平臺。
2021年—2023年,喜馬拉雅分別實現營收58.6億元、60.6億元、61.6億元;調整後凈利潤分別為-7.18億元、-2.96億元及2.24億元。
報告期內,公司營收主要由四部分構成,分別是訂閱、廣告、直播、創新產品及服務。其中,2021年至2023年,訂閱服務收入分別為29.92億元、30.81億元、31.89億元,占總營收比分別為51.1%、50.8%、51.7%。
IPO前,騰訊持股比例為5.33%,是繼興旺投資、摯信資本之外的第三大機構股東。
[本文作者獵雲精選,創業傢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