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難阻韌性 國際投行上調中國增長預期

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本周結束,原則上達成瞭協議框架。美方表示,如果協議框架獲得特朗普批準,將予以實施;中美有望在關稅暫緩期截止前達成新協議。

全球各界也一直聚焦中美對稀土問題的解決方案。中國近期加強對部分稀土相關物項的出口管制、要求出口稀土磁體的企業必須獲得許可證,不少外媒將此舉定性為中國在貿易摩擦中的“戰略武器”。對此,中國官方媒體強調,管制新規的核心法理依據在於稀土物項的“軍民兩用”屬性,是國際通行做法,並非針對特定國傢的壁壘。此次中美經貿磋商會議前夕,中國已經向美國三大車企發放瞭稀土臨時出口許可,有效期最長6個月。不過整體來看,中國稀土出口量及品類仍受嚴格限制。

目前,中國供應瞭全球90%以上的精煉稀土。2024年美國83.7%的稀土進口依賴中國,重稀土依存度高達97%。美國機構預測,如果稀土斷供超過30天,全美汽車業日均損失將達2.3億美元。為應對困局,美國《國防授權法案》規定,2026年前敏感國防系統禁用中國稀土;美國政府並撥款12億美元建立戰略儲備;另外,美國正尋求與中亞國傢合作,開發高濃度的稀土,解決中國壟斷供應的困境。不過,稀土市場的真正制約因素並非開采,而是精煉加工能力——中國擁有絕對優勢的領域;即使美國有可替代的原材料供應,規劃供應鏈和提升精煉能力都需要數年時間。

在此困境下,多傢美國汽車制造商和零部件供貨商考慮將部分電動機生產線轉往中國,或者將美國制造的電動機運往中國安裝稀土磁體,以此規避出口管制。有美媒因此質疑特朗普政府發起的旨在讓美國制造業回流的貿易戰,可能會反向推動部分制造鏈流向中國。

全球各界普遍預計中美將在稀土出口和技術管制領域進行交換。白宮經濟顧問哈西特本周也表示,如果雙方達成協議,中方可能啟動稀土的大規模出口,美方將適當放松科技領域的出口管制,不過放寬措施將不會涉及最先進的人工智能芯片。實際上,在中美首次經貿磋商之際,美國對中國的各種限制持續進行。美國近日暫停瞭一批美國核電設備供貨商向中國出口的許可證;收緊瞭向中國出口部分能源與工業產品的許可審批;暫停部分美國公司向中國商飛出售產品和技術的許可證。海外人士指出,中美各自有需要保護的領域,希望雙方在平等、理解的基礎上達成共識,確定一些規則。

在關稅方面,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結束後,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中國對美征收關稅為10%,而美國對華則是55%。有學者表示,中美關稅依然不對等,不過美國對華關稅確實有所下降,其中以“芬太尼”問題為由加征的20%對華關稅,未來也可能逐步下調。

中美高層展開經貿磋商之際,全球高度關註經貿摩擦下中國市場的穩定性。多國商會近日發佈調查報告,反映在華企業經營狀況以及對中國市場的判斷。中國歐盟商會的報告顯示,29%的受訪者對未來兩年在中國的增長前景持樂觀態度,是201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有企業坦言政策不透明影響企業運營。中國澳大利亞商會的調查中,近七成受訪企業將中國視為全球前三大投資目的地,超過一半受訪企業計劃未來三年拓展在華業務,同時積極展開本地化佈局以應對不確定性。中國美國商會的最新調查也顯示,絕大多數美企沒有撤離中國的計劃,反而加大本地化研發創新。針對全球對中國市場的信心以及憂慮,中國外交部本周強調,中國的發展始終是世界的機遇,未來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力外企在華發展。

從中國企業與海外市場的供需情況看,前5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5%,延續增長態勢;5月工作日同比減少2天的情況下,進出口增長依然2.7%,其中出口增長6.3%。分析指出,這主要受益於關稅戰降溫帶動的“搶出口”熱潮;裝備制造業產品對整體出口增長的貢獻率持續提高,也為外貿穩定增長提供瞭有力支撐。另外,中國進出口市場多元化效應顯現,5月對東盟、歐盟、非洲、中亞五國出口分別增長16.9%、13.7%、35.3%、8.8%。

往後看,有機構分析指出,關稅戰對出口的影響往往有3至4個月的滯後期,預計下半年出口增速面臨下行。

中國國內市場供需方面,從通脹數據看,5月份CPI環比下降0.2%,同比下降0.1%,降幅與上月相同。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6%。同時,5月PPI環比下降0.4%,同比下降3.3%,但從邊際變化看,一些領域價格呈向好態勢,比如消費新動能不斷壯大帶動生活資料等價格同比回升;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的發展帶動相關行業價格同比上漲。展望下一階段,分析認為,PPI有望邊際改善,但走出負區間尚需時日。

在物價水平持續偏低背景下,下半年推動物價水平合理回升依然是宏觀政策的重要目標,這將為財政加力促消費擴投資及貨幣寬松打開空間。摩根士丹利預計,中國央行或將降息15個基點至20個基點以及降準50個基點。不過,分析也指出,外部沖擊的緩和也可能降低增量政策出臺的緊迫性。

海外機構依然看好中國經濟韌性。多傢國際投行近日做出樂觀預期,上調2025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其中,德意志銀行上調0.2個百分點,摩根士丹利上調0.3個百分點,野村證券上調0.5個百分點,高盛上調0.6個百分點,摩根大通上調0.7個百分點,瑞銀上調0.6個百分點。投行的依據主要是,中國經濟活動受關稅局勢影響放緩,同時工業生產保持強勁,服務業產出和零售也展現出韌性。

來源:中國深度財經

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