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軍1000公裡外拋射導彈,砸爛伊朗雷達網,大批戰機湧入自由獵殺

本文僅在今日頭條獨傢發佈,謝絕轉載

以色列大規模空襲伊朗,掀起瞭新一輪的中東沖突,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打擊中,以色列充分發揮瞭自己的空中優勢,利用各類平臺和空射武器,盡最大可能瓦解伊朗的防禦和反擊能力。

在這之中,空射彈道導彈成為以色列第一波空襲的“急先鋒”,用來撕開伊朗本土的防空預警網絡,尤其是那些遠程預警雷達、反隱身雷達和S-300PMU-2防空系統

(以色列空襲伊朗示意圖)

6月13日凌晨,以色列對伊朗發動大規模空襲,代號“獅子之力”,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稱,以軍共出動200多架戰機參與空襲,共投彈330多枚。

首先要空襲的目標是伊朗境內的防空系統,其次是核設施和彈道導彈儲存基地,最後是指揮系統,不過這次空襲的重中之重還是伊朗的幾處核設施。

以色列聲稱,伊朗現有的濃縮鈾已經可以“在幾天內制造15枚核彈”瞭,在發現伊朗站在瞭擁核的門檻上,以色列真的急眼瞭,果斷發動瞭大規模空襲。

那在此次空襲中,以色列空軍使用瞭哪些武器呢?

從以色列方面發佈的視頻中可以發現,有F-35I戰機,有掛載SDB-1/2小直徑滑翔炸彈的F-16I,也有掛載增程型傑達姆(JDAM-ER)滑翔炸彈的F-15I,但實際起開路先鋒作用的,是空射彈道導彈,隻有空射彈道導彈摧毀瞭伊朗的遠程防空系統,以色列戰機才能肆無忌憚投擲滑翔制導炸彈。

(空襲伊朗的F-16I機群)

制導炸彈即便采用增程手段提升打擊距離,但射程依然很有限。比如SDB系列在1.2萬米高空發射的最大滑翔射程才111公裡,增程型傑達姆在1萬米高空投放時,射程也才70-90公裡。

雖然以色列公佈的視頻中沒有出現空射彈道導彈的鏡頭,但在伊拉克提克裡特地區卻發現瞭“巨石”空射彈道導彈的殘骸。“巨石”由模擬彈道導彈的"銀麻雀"系列靶彈發展而來,裝上戰鬥部和制導系統後就成瞭空射彈道導彈。

“巨石”空射彈道導彈采用單級火箭發動機,射程約1000公裡,伊朗東西跨度為2240公裡,F-15I在伊拉克境內發射“巨石”,即可覆蓋伊朗西部的大部分目標。

“巨石”速度在5-7馬赫之間,且可機動變軌,突防能力極強。

(“巨石”空射彈道導彈介紹)

特別要強調的是,“巨石”導彈並未使用彈道導彈或者遠程火箭彈常見的GPS/INS制導方式,而是采用瞭紅外/光學成像導引頭。

為瞭給末端機動修正預留更多的能量,“巨石”導彈利用空射的優勢,在初段飛行中減少瞭燃料消耗。

因此,“巨石”的命中精度遠高於同射程的地對地彈道導彈,CEP可達3米,能對伊朗遠程防空系統進行精確打擊。

那這裡就有一個疑問瞭,為什麼以色列不像伊朗那樣發射地對地遠程彈道導彈,而是用戰鬥機遠程奔襲呢?主要有這麼幾個原因:

遠程彈道導彈難以命中移動目標,對分散目標的打擊效率也比較低,對這兩種目標,SDB和JDAM-ER制導炸彈的打擊效果更強。

二,彈道導彈成本高昂,單價達數百萬乃至上千萬美元,且無法重復使用,而戰鬥機的單次飛行成本隻有數十萬美元,還能發動多波次攻擊。

(伊朗對內瓦蒂姆空軍基地的打擊效果)

遠程彈道導彈命中精度低,2024年10月伊朗彈道導彈在“真實許諾-2”行動中,至少有47枚導彈命中以色列內瓦蒂姆空軍基地,但由於各種原因,均未命中關鍵設施。

更重要的是,以色列不具備伊朗那麼大規模的彈道導彈生產能力,他們有限的傑裡科系列彈道導彈,要用來維持戰略威懾,不會輕易動用這張底牌。

空射彈道導彈這種武器的研發門檻並不高,甚至可以通過大口徑火箭彈進行改進研發,但使用要求卻很高,需要有較強的體系配套能力,來定位需要打擊的目標,否則就隻能亂打一氣。

以色列巧妙地利用空射彈道導彈末端速度高,打擊精度高等優勢,先手集中攻擊伊朗的防空網絡,為後續空襲的飛機打開瞭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