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歷史長河當中很多朝代都存在著政變的情況,這些政變有的成功瞭,組織者名揚天下,有的失敗瞭,組織者被斬首示眾。
可以說政變本身就是在拿命去賭自己的未來,那麼在東漢時期有著這麼一場政變非常有喜劇色彩。
和其他奪取兵權帶著千軍萬馬逼宮的政變不同,我們今天說的這個政變出場人物算上皇帝還不到二十個,即便是這麼簡陋的條件下就能發起,並且最後還成功瞭。
那麼這場政變的始末究竟是什麼樣的?發起者又究竟是誰?

在古代的宮鬥當中永遠不會缺少瞭女人的力量,雖然她們是女兒身,但是心中對於權力的野心卻比男人更加的旺盛。
就比如我們今天是的這位閻太後,在當時閻太後差一點就憑借著自己的能力改寫瞭歷史。
這要從她的母親說起,她的母親鄧太後在位時,曾經把控朝政,將皇帝玩弄於股掌之中。
這也讓她看到瞭自己的人生目標,那就是做個像母親一樣的人。

可是時局不同所帶來的效應就不同,鄧太後在位的時候早早就有瞭皇子,所以可以憑借著這個身份參與宮鬥。
但是閻太後卻不同,也許是因為身體原因也許是因為其他方面的原因,她始終沒有生下一個皇子。
這也是她一直感到遺憾的事情,可是當時的皇帝已經有瞭一個皇子,也就是說有瞭唯一的繼承人。
這樣一來雖然閻太後貴為皇後,但是一旦小皇帝登基後,自己這個太後的身份也沒有什麼用瞭,肯定是小皇帝的母親更加有權力。

閻太後不甘心坐以待斃,於是便利用太後的身份開始為自己的未來鋪路。
首先是陷害太子的生母,要知道太子的生母隻是一個妃子,閻太後是後宮之主,有的是機會針對她。
於是她聯合一些勢力,將太子的生母給害死瞭,得知此時的太子劉保傷心欲絕,但是他恐怕沒有想到,自己就是下一個目標。
此後的時間裡閻太後開始在皇帝的面前進獻讒言還聯合瞭一些宦官說太子壞話。

這一來二去的,皇帝也對太子起瞭疑心,於是便廢除掉瞭太子的身份。
這一下自己的勁敵算是解決幹凈瞭,閻太後唯一的目標就是自己生下一個兒子。
到時候立這個兒子為接班人,誰還能說不服呢。
可是意外也在這個時候降臨瞭,皇上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越來越不好,別說生孩子瞭,就連一些簡單的事情都要讓人照顧。

最終皇帝去世,閻太後也沒有留下一個皇子,這一下計劃算是徹底泡湯瞭。
但是閻太後是不服輸的女人,她很快又想到瞭一個新的辦法。
搞笑的政變她先是下令外界封鎖皇上駕崩的消息,然後開始秘密的宣召皇族的孩子們前來參加會議。
這些孩子們就這麼來瞭,閻太後在眾多孩子中選擇瞭一個看起來最好控制的,名叫劉懿。
這個孩子屬於那種看起來就病懨懨的一臉老實像,看起來就是當傀儡的料。
可是此時的大臣們已經開始對閻太後的行為感到不滿瞭,按照道理來講皇帝死後,應該把皇太子劉保接來繼位。

可是皇後非但沒有接來皇太子,反而是要另立新皇帝,這是大逆不道的行為。
但是這些大臣們也明白如今的太後勢力強大,自己跟她鬥肯定不是對手。
那明的不行就隻能來暗的瞭,朝中的大部分人其實都是支持皇太子劉保繼位的。
因為這樣更符合這些士族的利益,閻太後有什麼背景,她上臺之後肯定是扶持自己的親信上位,這樣一來對這些士族而言是利益收到瞭嚴重的損害。
而閻太後也是這麼做的,她在控制朝政之後開始大肆的安排自己的親信上位,引起瞭朝廷中很多人的不滿。

這些大臣們實際上已經開始利用自己的方式架空閻太後,即便是閻太後下達瞭命令,最終執行起來也是非常費勁的。
其實閻太後這個時候已經開始出現一些權力真空的狀態瞭,隻是她自己還沒有察覺到。
而她立的這個小皇帝劉懿也在這個時候出現瞭問題,因為身體不好生瞭重病。
在古代醫療條件不好,很多疑難雜癥,這可把閻太後急壞瞭。
她倒不是為瞭小皇帝的身體考慮,而是為瞭自己的未來考慮。

誰也沒想到小皇帝最終沒有撐住,駕崩瞭,這一下朝堂當中再次陷入瞭混亂。
選新皇帝上臺又成瞭重要的問題,按照閻太後的意思是故技重施,重新再選個皇傢的孩子上位。
但是大臣們開始不幹瞭,想要擁立劉保上臺,此時的劉保在哪呢?
正在被軟禁當中呢,閻太後當然不會給劉保翻身的機會,可是劉保身邊的宦官們坐不住瞭。

要知道現在劉保人心所向,自己要是這麼幹下去一輩子都是宦官,可要是幫助劉保繼位,自己可就是大功臣瞭。
於是這些宦官們打算賭一把,他們將劉保放瞭出來,同時自己帶著人開始和閻太後作對。
這一下劉保是一呼百應,很快閻太後就被逼下臺瞭,最終閻太後以一個悲慘的死亡作為瞭結局。
參考資料:
《後漢書·卷五·孝安帝紀第五》. 國學導航. [2014-04-27].
《後漢書·卷六·孝順孝沖孝質帝紀第六》. 國學導航. [2014-04-27].
《後漢書·卷十下·皇後紀第十下》. 國學導航. [2014-04-27].
《資治通鑒·卷五十一·漢紀四十三·孝安皇帝下》. 國學導航. [2017-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