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讖緯之說都是歷代皇帝們深信不疑的東西,因為這些東西往往更加能堅定他們的決心。
而趙匡胤當年也是如此,在他還是個普通人的時候,一位老道預言瞭他能登上皇位。
然而在他平定天下之後,這名老道又一次出現瞭,在朝堂之上掐指算瞭半天之後,說出瞭一句讓在場所有人冷汗直流的話:“陛下恐怕是活不過今年瞭。”
那麼這名老道到底是什麼身份?趙匡胤的人生又究竟是什麼樣的?

“這位先生生得一副王者之相,將來恐怕是要成就一番霸業的人物啊。”
此時的趙匡胤還隻是無名小軍官,正在山間遊玩之時碰到瞭一個仙風道骨的老道。
這名老道非要拉著趙匡胤給他算一卦,感到無奈地趙匡胤也隻能笑著聽他講出瞭開頭的那句話。
此時的趙匡胤看看自己的處境,一個身份普通的軍官,隨便一抓就有一大把,再看看老道真摯的眼神,不禁被逗笑瞭。

於是讓身邊的下人拿出錢來賞給老道,同時行瞭一個禮說:“謝謝道長。”
此時的趙匡胤根本不信這個道長的話,也從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能登上皇位,這離自己太遠瞭。
其實此時的趙匡胤心裡也是非常苦悶,因為他覺得自己空有一番好本領卻一直沒有得以施展的機會。
可是誰也不知道,一個大變故正在後面等著他,當時正處於五代十國時期,天下一片大亂,往往這個時候最容易湧現出來英雄豪傑。

趙匡胤也是遇到瞭自己生命中的明主郭威,當時的郭威被稱為五代明君。
不僅僅是實力強勁,還有非常清醒的頭腦,這是很難得的事情。
一開始跟隨郭威的時候,郭威也隻是後漢軍隊的高級將領,沒想到後來郭威竟然一發狠把後漢給推翻瞭自己當皇帝。
建立瞭新朝代後周,郭威變成瞭皇上,那趙匡胤這些人因為有功績各個都成為瞭大將。
可惜的是郭威身體狀況不是很好,上任之後不久就去世瞭,去世前他將皇位傳給瞭自己的養子柴榮。

這個柴榮更是個瞭不得的人物,比郭威的能力更強,也更有遠見。
郭威去世前告訴柴榮一定要重用趙匡胤這樣的人物,他們是可以幫助你平天下的人物。
柴榮當然聽自己養父的話,況且這個時候的趙匡胤能力確實很強。
重用瞭趙匡胤之後,果然大不一樣,趙匡胤猶如神兵下凡一般,帶領軍隊立下瞭不少的大功,得到瞭柴榮的重用。

也正是因為有瞭趙匡胤的存在,後周才在短時間內強大起來。
可是那名老道士的話一直深深的刻在趙匡胤的心裡,他立下瞭這麼多的功勞,但是天下依舊是柴傢的。
於是他開始在軍隊當中培植自己的力量,顯然以他的威望這不是什麼難事。
最終柴榮去世之前,特意將趙匡胤幾人叫到身邊,任命他們為顧命大臣。
可是柴榮沒想到這無疑是羊入虎口,因為當時繼位的柴宗訓隻有七歲,皇後又是個沒有手段的女人。

幼主臨朝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忌諱的事情,因為他隻是個孩子哪能有什麼心計和這些老臣們對抗。
不久之後趙匡胤手下的人就開始勸他瞭:“當今天下局勢動蕩,幼主恐難以把持朝政,不如將軍上位帶我們打出個天下。”
一開始趙匡胤肯定是嚴詞拒絕的,但是他的心裡卻笑開瞭花。
直到後來說這些話的人越來越多,趙匡胤明白時機到瞭,於是便向皇上報告稱敵軍來襲,自己要帶兵出城作戰。

隨後就帶兵出去瞭,結果呢走到陳橋驛這個地方的時候,部隊正在休息,突然就有人開始發牢騷,說朝廷這不好那不好。
牢騷聲越來越大,這時候有人說:“不如我們擁立趙將軍為皇帝吧。”
此言一出如同山呼海嘯一般,眼看時機成熟,身邊人拿起一個黃袍披在瞭趙匡胤的身上,然後對下面的人大喊:“擁趙官傢為帝,有誰不服!”
底下全是一片喝彩聲,就這樣趙匡胤就帶兵回去,把皇位奪瞭下來。

陳橋兵變趙匡胤難道不知情嗎?顯然這是早就佈好局的事情。
幼主柴宗訓怎麼可能有能力和趙匡胤對抗呢,於是就把皇位讓瞭出去。
趙匡胤也沒有為難柴傢更沒有為難和自己打天下的兄弟,這一點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事情。
在打下江山後不久,趙匡胤想起瞭那個老道,於是便派人尋找,找瞭很久都是一無所獲。
直到十幾年後終於找到瞭這個老道,將他請到宮殿當中來。

老道的樣子和當初並沒有什麼變化,還是一臉微笑的看著趙匡胤說:“陛下還能記得我,我感到很欣慰。”
趙匡胤拉著老道開始噓寒問暖,直到最後他問瞭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能活多久。
老道掐指一算,突然神色大變:“陛下恐怕活不過今年瞭。”
趙匡胤冷汗直流問道:“有什麼破解的辦法?”

老道說瞭一個日子,如果這個日子到瞭是晴天就沒事,如果是陰天那就難說瞭。
結果到瞭約定日子,天是晴的,趙匡胤非常高興,叫來自己的弟弟趙光義進屋裡喝酒。
可是誰也沒想到到瞭晚上的時候天色忽然變化,而趙匡胤正是死在瞭這一晚。
參考文獻
《宋史·太祖本紀》,脫脫等撰
《續資治通鑒長編》,李燾撰
《東都事略》,王稱撰
《宋朝事實》,李攸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