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起訴訟等著白宮,特朗普並不慌張,殺手鐧足以讓民主黨絕望

特朗普重返白宮才4個多月,就引發瞭300多起訴訟。從所謂的“對等關稅”到“哈佛大學招生問題”,從“移民政策收緊”到“政府效率部”,美國的法律沖突日益加劇。

面對這一切,特朗普並不慌張。特朗普手中攥著一張制勝王牌,美國“三權分立”中的司法權,很大程度上也被特朗普所掌控。

特朗普重返白宮的第一天就點燃瞭法律導火索。上任僅數小時,他簽署廢除“出生公民權”的行政令,立刻遭到移民權益團體在新罕佈什爾州聯邦法院的起訴。

訴訟指控特朗普的命令“違反聯邦法律和美國憲法”,揭開瞭司法大戰的序幕。四個月內,訴訟如滾雪球般增長。

據美國紐約大學法學院統計,特朗普政府執政近百日時已面臨211起訴訟。而到六月,這一數字已突破300大關,覆蓋領域之廣前所未有。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遭12州聯合起訴;“移民新政”引發全美50場抗議與數十起訴訟;“政府機構改革”導致數十起政府雇員糾紛;“教育政策”讓哈佛等名校站上原告席。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如此評價這場司法風暴,“特朗普政府已在法律泥潭、政策錯誤以及巨大野心與實際執行能力之間的巨大落差中,走向混亂。”

當前,美國行政與司法兩大權力的碰撞愈演愈烈。截至4月底,已有108項司法裁決阻止政府相關政策推進,而白宮則以“上訴”為武器,在敗訴後迅速反擊。

除此以外,特朗普也可以選擇不執行法院的判決,畢竟行政權在總統手中。面對特朗普“耍無賴”的行徑,美國多地政府,尤其是親民主黨的州,組成聯盟向特朗普政府發起沖鋒。

舉例來講,美國12個州此前曾向紐約國際貿易法院指控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稱這些政策是“一時興起,而非合法權力的正當行使,嚴重侵害瞭美國商傢與消費者的權益”。

這場訴訟成為關稅法律戰的標志性戰役。5月底,美國法院作出裁決,判定特朗普政府對多國加征的關稅違法,並禁止執行相關措施。

判決書墨跡未幹,特朗普團隊的律師已在上訴法院排隊,於24小時內完成上訴程序,創造瞭司法史上的“特朗普速度”。

僅僅過瞭不到一天,聯邦巡回上訴法院批準政府請求,暫時擱置原裁決。這種“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司法拉鋸戰,暴露出美國的政策正在走向混亂。

美國學者指出,“即使特朗普政府輸掉官司,也不意味著關稅政策就此止步。白宮完全可以在貿易法律的‘工具箱’裡,選擇其他手段繼續推進征收關稅。”

法律專傢普遍預測,這場博弈終將打到聯邦最高法院。而那裡,特朗普早已佈下“重兵”。

特朗普在其第一個總統任期內,任命瞭3名正值壯年的保守派最高法院大法官。這意味著,在當前美國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中,保守派以6:3占據著壓倒性優勢。

不僅如此,特朗普還在第一段總統任期內,提名並任命200多位聯邦法官,確保保守派勢力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都能在美國司法系統中占據優勢。

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不怕、甚至希望官司最後能打到最高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