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北約正在波羅斯海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與此同時,俄羅斯海軍也在附近海域進行軍演。兩個“死對頭”的軍艦和飛機同時在同一片海域劍拔弩張,萬一哪一方腦子突然發熱朝對方開炮,那麼戰爭就爆發瞭。顯然,在俄烏沖突結束之前,波羅的海並非俄羅斯與北約對抗的“戰場”,但並不排除因偶發事件導致“擦槍走火”,從而引發一場大規模戰爭。

北約和俄羅斯同時在波羅的海舉行軍演,擦槍走火概率陡然升高
在俄烏沖突因烏克蘭近期襲擊俄縱深關鍵設施而陡然升級之際,北約選擇在波羅的海舉行聯合軍演,其主要動機除瞭“威懾”俄羅斯外,更重要的還是給烏克蘭撐腰打氣,以此來鼓勵基輔繼續與俄羅斯打下去,直到戰至最後一個烏克蘭人為止。在這一背景下,俄羅斯當然不甘示弱,盡管他們的海軍力量可能無法與北約抗衡,但好歹人傢有戰略導彈核潛艇,足以打消北約海軍侵犯俄羅斯主權的企圖。
當然,北約既然支持烏克蘭消耗俄羅斯的軍事和經濟實力,同時還在其傢門口舞刀弄劍的,俄軍僅靠在波羅的海舉行對等軍演,威懾力當然還遠遠不夠。想要讓一些北約國傢停止支持烏克蘭或者挑釁俄羅斯,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他們來點“驚喜”。因此,有外媒在報道中聲稱,當地時間13日,波蘭軍方發佈報告稱,一架俄軍偵察機當天侵犯瞭波蘭領空。在遭到兩架執勤的英國戰鬥機攔截後,俄羅斯偵察機離開瞭波蘭領空。

俄軍偵察機突然進入波蘭領空,把北約嚇瞭一大跳
在俄烏沖突爆發後,俄軍導彈和無人機之前曾多次“誤入”波蘭領空,但那似乎“情有可原”,畢竟,技術武器嘛,誰能保證永遠不會出故障呢?大傢睜隻眼閉隻眼這事也就瞭瞭。相比之下,俄軍有人駕駛的偵察機飛入波蘭領空,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都有入侵他國領空“故意滋事”的意味。畢竟,當北約戰機起飛攔截時,敵對雙方的軍機在空中發生近距離對峙,其擦槍走火的概率,甚至比雙方海軍在波羅的海同時搞演習更高。
顯而易見,俄烏沖突無法結束,北約與俄羅斯之間的正面沖突危機就不會消除。而想要避免這種危機的長期存在,最好的辦法當然就是讓俄烏兩國停戰。因此,一直熱衷於調解俄烏沖突的美國,近日又想出一個結束沖突的方案來。日前,美國總統烏克蘭事務特使凱洛格說,特朗普希望俄羅斯與烏克蘭在接觸線上就地停火,並借此達成解決烏克蘭沖突的和平協議。這也就是說,誰占領的地方就歸誰,

俄烏矛盾幾乎已無法調和,這場沖突很難在短時間內結束
按照凱洛格的說法就是,這跟法律沒關系,而是事實上的承認,這不僅對俄羅斯,對烏克蘭和歐洲也都有好處。不過,凱洛格替特朗普傳達的這個方案,實際上就是美國之前提出的“凍結沖突”方案的“復制品”,也就是說雙方就地停戰,然後以雙方的實際控制線為基準,搞一個臨時邊界。顯然,凱洛格嘴上說對烏克蘭和歐洲“都有好處”,但實際上就是胳膊俄羅斯那邊外拐。就因為這讓歐洲和烏克蘭感到吃虧,因此之前特朗普提出的所謂“凍結沖突”方案,並無法讓歐洲和烏克蘭接受。
現如今,美國老調重彈再次提及相關停火方案,這凸顯特朗普在俄烏沖突問題上已黔驢技窮,基本已想不出新的,能讓各方都接受的停火方案。因此,在俄羅斯和北約劍拔弩張之際,美國想要充當“和事佬”,但卻因為拿不出新方案而聊勝於無。當然,美方應該不會不清楚,他們這樣做就是在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他們到底想要釋放什麼信號呢?

烏克蘭不聽話,特朗普暗示普京:繼續打
這場沖突目前幾乎處於不可調停的階段,美國也對促成俄烏和談沒瞭信心。因此,特朗普日前曾表示過,俄烏沖突就像是兩個小孩在打架,就讓他們再打一會兒吧!實際上,在俄羅斯已取得戰場主動權的情況下,特朗普似乎在暗示普京,既然烏克蘭不聽話,那就繼續打吧,直到他們被打趴下,沖突自然就停止瞭。至於北約和俄羅斯,雙方關系雖說很緊張,但彼此都有自己的底線,歐洲的一場全面大戰一時半會打不起來。
#北約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