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沒找中國幫忙,軍艦修復成功,未見一絲損傷,金正恩終於笑瞭

朝鮮沒找中國幫忙,獨立修復翻船軍艦。第二次下水時沒有看到一絲損傷,金正恩終於喜笑顏開。這次朝鮮軍艦的二次下水又產生怎樣的影響?

近日,朝鮮海軍一艘新型5000噸級驅逐艦在羅津港成功舉行第二次下水儀式,這也意味著朝鮮在沒有尋求中國的幫助下獨立修復瞭因為下水失敗而翻船的軍艦。並且從朝鮮官方發佈的照片可以發現,軍艦整體狀態非常良好,且外觀沒有看到一絲損傷,仿佛並不存在翻船的事故。一時間,外界也對朝鮮如何修復軍艦進行瞭討論分析,而最終得出的結論也讓人有些哭笑不得,即這一切都歸功於朝鮮工程師的“偉大創新”。按照美國軍事專傢的說法,朝鮮工程師在對翻船的軍艦研究後“創新性”的提出瞭使用空飄氣球輔助扶正,最後再將受損的軍艦轉移到羅津造船廠維修。並且這次維修的時間隻有一個月不到,也從側面表明軍艦的受損情況並沒有外界想象的那麼嚴重,最起碼一些核心部位沒有出現不可修復性的重創。

此前,朝鮮軍艦發生翻船事故的時候,美國軍事專傢認為,朝鮮大概率會尋求中國和俄羅斯的幫助,且在軍艦扶正期間,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紹伊古曾對平壤進行瞭訪問。再加上羅津造船廠距離俄羅斯較近,所以美國軍事專傢認為,朝鮮很可能向俄羅斯發出瞭援助請求。但考慮到當前俄羅斯艦船修復能力已經不及往日巔峰水平,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如此一來,也就意味著朝鮮在沒有任何外部援助的情況下,獨立完成瞭艦船的修復工作,且軍艦的修復情況非常良好,在第二次下水的時候,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更是喜笑顏開,說明修復後的軍艦基本上達到瞭金正恩心中的預期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瞭朝鮮造船能力的進步。

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朝鮮“薑健”號驅逐艦的成功下水,標志著朝鮮海軍戰略的轉變,從近海防禦開始向遠洋作戰邁進,雖然整體上與美韓日海軍有著不小的差距,但這一差距正在持續縮小。對於朝鮮新型驅逐艦的第二次下水,美國國內輿論呈現兩極分化的特征。一部分人認為,朝鮮新型驅逐艦的下水對於朝鮮海軍實力有著明顯的提升,這對於在東北亞地區長期部署的美軍艦艇而言是一個不小的威脅,同時也是對美日韓三國同盟的一個不小挑戰。但有一部分人則認為,朝鮮新型驅逐艦隻是“中看不中用”的樣子貨,很多性能都是虛假宣傳,核心零部件依然依賴從外部進口采購,即使短時間內下水多艘,仍不足以威脅到美國在東北亞地區的霸主地位。

對於美國國內的輿論差異,朝鮮方面並不關註。按照朝鮮軍方的計劃,在獲得新艦艇後,朝鮮海軍將可以在東海或者西太平洋地區其他海域展開大規模的行動,在向遠洋邁進的同時最大限度對美日韓三國同盟進行震懾。盡管“薑健”號驅逐艦與美日韓海軍裝備的宙斯盾艦有著明顯的性能差距,但如果在朝鮮半島附近海域活動時,配合岸基反擊導彈系統依然可以形成一套較簡陋的區域反介入作戰體系,對美日韓有著一定的戰略震懾,方便平壤在與美國的後續談判中爭取到更多的籌碼,從而實現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