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機長絕望喊出4個詞,僅僅17秒後,飛機爆炸,帶走274條生命

傢人們,最近印度發生的這起航班墜毀事故,真的讓人揪心又震驚!短短17 秒,一架載滿乘客的飛機就從天空墜落,化作一片火海,遇難人數一路飆升到 274 人,簡直是一場人間慘劇!這背後到底藏著什麼秘密,咱們今天就好好嘮一嘮。

先說這起事故的慘烈程度,飛機上242 人,就隻有 1 個人奇跡般地活瞭下來,其他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遇難。更讓人痛心的是,飛機墜毀的時候,還撞上瞭艾哈邁達巴德醫學院的宿舍,又奪走瞭 32個年輕的生命。想象一下,那些醫學院的學生,可能正懷揣著救死扶傷的夢想,卻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無情吞噬,這畫面光是想想就讓人難受。印度那邊也迅速成立瞭高級調查組,還找到瞭關鍵證據 —— 黑匣子,說預計三個月內公佈調查報告,可大傢都等不及想知道,這好好的飛機,咋說沒就沒瞭呢?

最讓人破防的,還得是機長最後和塔臺的通話記錄。這架航班剛剛起飛11秒之後,他就著急地向地面塔臺求救,機長蘇米特·薩巴瓦爾絕望地呼叫,“Mayday,沒有推力,失去動力,無法提升” 。可能有些朋友不太瞭解,“Mayday” 這個詞,那可是國際通用的最高級別的無線電通話遇難求救信號,就跟咱們說 “救命” 是一個意思,而且一般得連續喊三次,就是怕塔臺聽錯瞭。但這次機長隻喊瞭一次,可想而知當時情況有多緊急,估計機長心裡也清楚,每一秒都耽誤不得,必須趕緊把最關鍵的信息傳遞出去。機長和副機長肯定也拼瞭命想把飛機拉起來,然而完全失敗瞭。在他呼救完17秒之後,飛機下降,撞向瞭地面學校建築,又不幸造成瞭大學生的傷亡。飛機“轟” 地一聲爆炸瞭,瞬間火光沖天,這 17 秒,成瞭所有人生命的倒計時。

要說起來,這機長和副機長也都不是新手。機長有8200 小時的飛行駕駛經驗,副機長也有 1100 小時的飛行經驗,按理說,經驗這麼豐富,咋就沒把飛機救下來呢?雖然現在還不能直接把責任扣在他們頭上,但這事兒確實透著股邪乎勁兒。現場監控視頻顯示,飛機起飛不到 1 分鐘就墜毀瞭,這在民航史上都太罕見瞭!大傢都知道,民航墜機事故裡,80% 都發生在起降階段,也就是起飛後 3 分鐘或者降落前 8 分鐘,這 11 分鐘被大傢叫做 “危險 11 分鐘” 。可這次印度這架飛機,起飛才 1 分鐘就出事瞭,還不在 “危險 11 分鐘” 的范圍裡,這到底是意外中的意外,還是另有隱情?

要說這起事故最大的焦點,還得是飛機爬升階段,襟翼沒放下!這襟翼啊,就在機翼後緣,飛機起飛的時候,必須得放下,就像給飛機裝瞭個“助力器”,能把向後的氣流改成向下,這樣飛機才有足夠的勁兒往上飛。而且這架飛機還是飛往英國的,油箱肯定裝得滿滿的,飛機本身就沉,更得靠襟翼幫忙起飛。要是沒放下襟翼,那飛機根本飛不起來,這次墜毀事故,十有八九就和這襟翼有關。

那問題來瞭,這襟翼為啥沒放下呢?目前有兩種猜測。一種是機械故障,說不定是襟翼的零件出瞭問題,卡在那兒放不下來;另一種可能,就是機組人員操作失誤,壓根就忘瞭這茬。但到底是機械事故,還是人為疏忽,還得等黑匣子“開口說話”。一般來說,10 - 30 天會先公佈一個初步調查結果,不過這個結果也就是把目前確定發現的東西說一下,不會直接告訴咱們事故原因。想要知道完整的調查結果,可能得等 1 - 2 年,甚至更久,畢竟得把飛機的各種參數、機組操作、天氣狀況等幾十個因素都仔仔細細分析一遍。

這起印度航班墜毀事故,給無數傢庭帶來瞭巨大的傷痛,也讓全世界都揪著心。咱們就盼著調查結果能快點出來,讓所有人都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也讓民航業吸取教訓,避免類似錯誤,希望以後再也別發生這樣的悲劇瞭!